第385章 潜行敌营 之 放阎入城(第2页)
但是。
徐司令不能将马晋宁汇报的秘密公开,阎锡山之前每次离开太元,都会把政务交给梁化之,将军事托付给王靖国,让他们两人相互制衡,两人因为利益争端,已经可以说是水火不容了。
更重要的是,阎锡山这次离开的比较匆忙,他在临行前召开了一个秘密会议,根据马晋宁从副总参谋长那儿得到的消息,阎锡山这次不仅是让王靖国、梁化之分管军政,还让梁化之、王靖国、孙楚、赵世铃、吴绍之组成一个“五人决策小组”,一旦无法及时联系到阎锡山,任何重大决策,由五人小组共同决策。
马晋宁汇报说,根据副总参谋长的猜测,阎锡山借口南京政府权力交接,在这个时候离开太元,又一反常态的突然搞一个“五人决策小组”,而不是指定一位最高决策人,不仅是想让他们相互掣肘,还有让他们根本做不出任何重要决策的真实目的。
副总参谋长告诉马晋宁,晋省官场一直存在一个情况,对军事更能做出准确判断的将领、反而能审时度势的同意和平解决太元,而以强硬着称文官集团、反而更加主战,刁海鹏虽然未能进入“五人决策小组”,但他同样是“与城共存亡”叫嚣的最厉害的之一,梁化之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副总参谋长做出判断,太元是战是和的最终决策权、根本不在“五人决策小组”手上,唯一能做决定的只有阎锡山本人,这也是阎锡山“御人之术”的精妙所在,貌似他放弃了权利,可决策权始终掌握在他的手上。
和平解放太元。
这是徐司令努力要尽量做到的,所以放阎锡山回到太元城内、就成为必要条件,但也不能寒了干部战士的心,徐司令考虑再三,他认为中央一定会做出正确的决策,所以他以太元前线指挥部的名义,专电请示中央。
虽然此时天津战事尚未结束,但党中央还是很快回电,认为一旦解放军对太元发起强大攻势,阎锡山在城内的情况下,更有可能争取到和平解放太元,建议太元前线“放阎入城”。
徐司令拿到“尚方宝剑”,召开了专门的军事会议,统一了干部战士们的思想,明天任何部队不许开炮,放阎锡山回太元。
1949年1月15日中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