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潜行敌营 之 人民战争(第3页)

“自古以来,人们之所以对巨鹿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等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津津乐道,那都是因为项羽、曹操、谢安,确实都是在极其悬殊的实力差距面前,以顽强的意志、灵活的战术,实现了惊天逆转。

我们即将面对的战斗,当然不能与那些著名战例相提并论,但四倍的兵力差距,不仅要充分利用地形和那些巷战工事,怎么合理的分配装备,也是取得战斗胜利的重要保障。

‘晋省教导总队’很有可能补充了一批八九式掷弹筒,这种武器的有效射程500米,最大杀伤半径8米,对我们的威胁非常大,再加上鬼子装备的轻机枪,必须最大限度的压制住鬼子手上掌握的这些武器,不让这些武器威胁我们的战士。

这就不仅要占据有利阵位、还要有趁手的武器,才能达到压制鬼子火力、使其无法反击我军。

其实仅凭邱连原有装备、进行这次战斗,难免会有较大伤亡。

幸亏咱们曾经计划炸毁川至制药厂,所以必须搞到一批爆炸物。

原来我只是让迟队长他们去黄陵沟村,搞些炸药、手雷回来,可他们顺手弄回来几箱未开封的轻机枪,还有大量弹药,这才让我下定了组织这次战斗的决心。

你赶紧回去歇息吧,明天你们还得在楼内、楼顶搭建防护工事,也够你们忙的,我这边很快就好了,毕竟还要到预设战场实地勘察每个战位,才能最终确定各个战位配置哪种装备、才能完全压制住鬼子兵。”

唐淮林又叮嘱马晋宁早点儿休息后,才回自己的宿舍了,马晋宁给茶缸内加了点儿热水、喝了一口,然后点燃一支烟、坐回书案前,将他绘制的两处阻击阵地阵位图,以及各个战位需要配置的兵力、武器,再次审视其能否达到想要的战术目的。

轻机枪能有效压制鬼子兵的掷弹筒兵,但轻机枪对射、会对阻击的战士构成不小威胁,马上就要解放了,马晋宁发自内心的不希望再有战友倒下,所以,他对这场规模很小的战斗、其实已经思考很久了,可他还是担心哪里有瑕疵。

由于轻机枪数量有限,要想让轻机枪的交叉火力、完全无死角的覆盖整个战场,马晋宁不得不不断的调整、尝试各种机枪阵地的战位部署。

马晋宁好不容易才确定了两处战场的布阵,伸懒腰时才发现,天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