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明珠余乐成溪
第143章 运十烂,但绝不能停
1979年7月1日
已经被专门腾空的西飞厂组装车间内,装卸工人忙碌着把从富海市上飞厂运过来的集装箱从火车上卸下来。
由于与麦道公司的谈判具有不确定性,所以一切安排都是在谈判达成正式协议后才定下来的。
所以上飞厂移交运十项目到西飞厂也算得上事发突然,西飞厂虽然有所准备,但也只腾了一个车间出来,这些运送过来的运十工装设备只能先存放在组装车间,等待后续安排。
张红旗站在车间一角,冷静地注视着这一切。他的目光时而扫过忙碌的工人,时而落在那些被搬运的集装箱上,心中默默盘算着接下来的工作。
集装箱中的技术资料则被张红旗带着审核组逐一确认进行归档。张红旗和审核组的组员们,细致地检查每一份资料,确保没有任何遗漏。
尽管西飞厂准备不足,但是还是为运十项目专门腾出来十多个办公室,供其专用。这些办公室虽然简陋,但也暂时够运十项目组相关人员工作使用。
张红旗在确认设计资料移交的时候,直接用ai大模型把所有的图纸资料信息一一记录,并且逐一建模存档,确保自己心中有数。
在进行建模的时候,张红旗就已经发现,运十飞机的设计相当激进。
为了满足洲际飞行所需要的大航程,运十在设计的时候,通过牺牲经济性降低载荷的办法,最终满足了这一硬性指标。
不过他想到这款飞机特殊的研发背景,这种侧重大航程的理念就不难理解了。
在70年代的特殊环境下,为了让大领导出访的时候坐上自己的飞机。飞行时的运营成本大一些,能够载的乘客少一些,维护里稍微麻烦一些,这些都是可以容忍的。
当然这只是设计上的侧重问题,并不足以说明问题。
真正的问题是,由于这个时期的华夏工业基础不足,难以支撑运十这款大型客机的生产研发。很多时候设计人员不得不因陋就简,创造条件也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