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工部必将成为六部之首!

 送走了段纶后,苏尘回到了书房。

 工部想要赚钱,其难度比户部低得多,而且完全可以做到合法化,就算是李世民知道了,也无话可说。

 但是偏偏段纶找上了门……

 难道工部真的没有油水可捞?

 想到工部最近在城中建造的那些学堂,苏尘心中有了计划。

 “阿强,派人去打听一下,工部最近建造的三座学堂情况。”

 “好的。”

 孙强转身而去。

 日落时分,下人带着消息回来了。

 孙强:“公子,工部建造的三座学堂,目前已经可以投入使用,但是工部的人,上到官员下至匠人,没有拿到一文工钱。”

 “没有拿钱?”

 苏尘有些惊讶。

 孙强点点头,“按照工部的规矩,建造学堂所用的各种材料,都是要明码标价,且留下个人印记的。”

 “一来可以保证,在学堂出现问题后,根据这些标记第一时间找到责任人,二来则是可以确保,没有任何人在施工的时候中饱私囊,偷工减料。”

 苏尘敲了敲脑袋,这就怪不得了。

 只要有问题,第一时间就会被追责。

 还能够极为精准的找到,当时使用这些木材的匠人,官员。

 按照这种详细的划分下去,谁还敢在屋舍上面做手脚?不怕被砍头嘛!

 “如此说来,段纶并没有骗我……”

 苏尘自嘲的笑了笑,“行了,你先下去休息吧。”

 “好。”

 孙强点头离去。

 苏尘拿起了茶杯,在他的印象中,哪一个建筑队,包工头不拿一点好处,克扣一二的话,那还叫什么包工头?

 苏尘的六叔就是做这个的,每次在承包工程的时候,都会掕着一些礼物去拜访人家。

 不然,谁会把工程给你做?

 段纶还是个尽职尽责的好官啊。

 苏尘笑了笑,拿起了纸笔,一个包工头的形象,快速的与段纶重合。

 很快,一个工程队的雏形,出现在了苏尘的计划书中。

 当然,这只是苏尘的构思,能不能实现,那还要看段纶敢不敢做。

 强大的基建团队在手,对他的皇位自然有一定的助力,想来李承乾应该是不会拒绝的。

 第二天一早。

 苏尘就在杜荷的催促下起身。

 “苏兄你可算起来了。”

 “这么一大早的,你跑过来寻我,就不怕公主生气?”

 “那怎么会呢?”

 杜荷不明其意,“是有要事与你相商。”

 行吧。

 苏尘叹了口气,“你去正堂等我,容我梳洗一下。”

 “好。”

 杜荷点点头,被孙强带走了。

 片刻后。

 苏尘容光焕发的出现在了杜荷的面前。

 杜荷迫不及待的开口道:“苏兄,我已经在万客来摆下了酒宴,你可一定要跟我过去。”

 苏尘一脸古怪,“你这一大早的把我喊起来,就是为了摆酒宴,请我喝酒??”

 杜荷摆了摆手,“不是,苏兄你误会了,怎么会请你呢。”

 苏尘:“……谢谢嗷!”

 杜荷:“不客气,毕竟是我邀请了戴大人,所以希望你能随我过去作陪。”

 好嘛,我是附带的。

 苏尘敲了敲折扇,“给个理由。”

 杜荷面有尴尬的低声说道:“我昨日听了你的计划后,便安排了人手去招募女工,并且寻找适合的场地和纺车。”

 “随后便亲自去了户部,拜访戴胄大人,把我们的棉衣计划,与他说了说,但是戴胄大人并不在意。”

 “不在意?”

 苏尘皱眉。

 这可是赚钱的项目,他怎么会不在意?

 杜荷顿了顿:“确切的说,不是他不在意这个项目,而是不在意我。”

 苏尘:“……”

 谢谢你如此直白。

 杜荷:“即便是我说了,这个买卖是你想出来的,但是戴大人仍就是对我不相信,希望我能够做个中间人,把你请过去当面聊聊。”

 苏尘点头,“明白了。”

 杜荷是杜如晦的儿子没错,可是杜如晦已经挂了,就算是看在昔日同僚的份上,给他一点面子也无妨,毕竟大家当年都是一起混起来的。

 但是,事关户部能不能够金玉满堂,是户部诸多官员都在意的事情。

 他怎么可能这么轻易的相信杜荷?

 如今希望杜荷能够做个中间人,无非是想要让自己给他一个承诺罢了。

 “什么时候?”

 “朝会结束后,戴大人就会去万客来赴宴。”

 “好。”

 苏尘点点头,看向一旁的孙强道:“派人去一趟段大人的府上,就说朝会结束后,我在万客来等他。”

 “再派人通知于大人一声,请太子未时三刻来太子居一趟,有要事相商。”

 孙强点头离去。

 杜荷:“有什么大事儿?”

 苏尘:“此事与你无关,你先做好棉衣准备即可,罗斯汉那边我问过了,最迟后天就会有二十万斤棉花抵达长安城,届时由你接手。”

 “二十万斤?”

 杜荷瞪大了眼睛,“怎么会这么多?”

 “后续还有三十万斤呢。”

 苏尘笑了笑,“淡定些,我们要做的是利国利民的大买卖,格局要打开。”

 嘶。

 杜荷砸吧着嘴,“要是如此的话,这作坊的选址,倒是要造的大一点了……”

 “等下我给你引荐一位大人,他应该会对你的项目很感兴趣。”

 “工部尚书段纶大人?”

 联想到方才苏尘的安排,杜荷尝试着问道:“你和段纶也搭上关系了?”

 苏尘:“他说看到你去户部拜访戴大人了。”

 杜荷点点头,“我去的时候,段大人正和戴大人争吵的面红脖子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