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神入化关山笛

第205章 桂竹尺八(第3页)

 说着,他抽出一支竹材,递给陆怀谨:“正好他想要一支尺八,便由你来吧。”

 等他做完这支尺八,其他的竹材随他挑。

 “真的?”陆怀谨都有些不敢置信。

 胡镂畅然一笑,淡然地道:“自然是真的。”

 他什么时候说笑过?

 陆怀谨喜不自胜,愉快地答应下来。

 雕琢一支尺八,能获得更多的好竹材,而且全由他自己挑!

 ——这么好的事儿,他感觉像是天上掉了馅饼……

 看着他愉快地离去的背影,胡镂也畅快地笑了起来:“这个难搞的家伙,终于甩出去了。”

 他这老友,向来爱挑刺,又喜欢山水,又喜欢人物,关键是还喜欢留白讲究意境。

 胡镂平日里,能自己解决竹材,都一般不爱问他。

 可关键是他家有数座竹山,处理竹材的手法又相当绝妙。

 “唉。”胡镂叹了口气,所以他经不住诱惑,常常掉坑里。

 但凡是给他做东西,不掰扯个好些时日是不会罢休的。

 一件作品,改了又改,添了添删了删,有时甚至会直接整件作品都给毁了的程度……

 以至于胡镂自己完全不想搭他了,可想而知其中难度。

 但现在好了,有了陆怀谨。

 初生牛犊不怕虎,就让陆怀谨试试罢!

 不过他头一回做尺八,一支竹材恐怕是不够的。

 这么想着,胡镂招招手,叫了个人过来:“这这这,这,还有这些,全给怀谨送去。”

 反正,为了这尺八,这次送来的竹材特别多。

 陆怀谨拿着这根竹子回来,反复摩挲片刻,还仔细研究了一下上面的纹理。

 “尺八……”

 尺八,其实是中国一种传统乐器,唐宋时期传入日本。

 隋代和唐代时期,尺八成为宫廷中的主要乐器之一。

 《新唐书·吕才传》:“贞观时,祖孝孙增损乐律,与音家王长通、白明达更质难,不能决。太宗诏侍臣举善音者……侍中王珪、魏微盛称才制尺八,凡十二枚,长短不同,与律谐契”。

 因管长一尺八寸,故称尺八,属于古代吹管笛箫类乐器的一种,属边棱振动气鸣吹管乐器。

 其音色苍凉辽阔,又能表现出空灵、恬静的意境。

 其以竹根制作,中通无底,管体一尺八寸,歌口为外切半月形,正面开四个按孔,背面开一个按孔。

 尺八的制作非常复杂。

 选择较粗,竹纤维紧密,内壁较厚的竹材,因桂竹较适合,因此90%的尺八皆选桂竹为材料。

 比如陆怀谨手里这根竹材,就是桂竹。

 《山海经?中山经》中有云:“云山,无草木,有桂(筀)竹,甚毒,伤人必死。”

 当然,说这种竹子甚毒,并不是说它本身有毒。

 而是因为“锐以刺虎,中之则死”,说明这种竹材坚韧,“甚毒”主要指它适合制作杀伤性武器,被人类加工使用的历史也颇为悠久。

 桂竹别名甚多,如五月季竹、麦黄竹、麻竹、刚竹、钢铁头竹、烂头桂、苦竹、箭竹等。

 桂竹的竹秆较粗,属中型竹之最。

 桂竹坚韧、篾性好,用途广,仅次于毛竹。

 整竹高大坚韧,枝叶碧绿,风来飒飒有声。

 桂竹上半部分的叶丛茂盛,因此又有曰“上密防露,下疏来风”。

 要想制作尺八,竹材目挑选也非常有讲究,因歌口必须在竹节上,切各个孔必须在距离竹节特定距离,因此,选用制作尺八的竹材节距有非常严格的要求。

 加上一般尺八必须带根部,一片竹林中仅有一两只适合制作尺八,所以,胡镂一手抽出这

支桂竹,显然是有点真功夫的。

 陆怀谨想了想,直接拿起刀,先截了一段下来。

 无论如何,先将尺八做出来要紧。

 至于尺八上要制作的竹刻……

 陆怀谨觉得,或许可以根据这桂竹本身的纹理和制成的尺八的特色综合来看。

 比如这些孔洞,就该好好地利用起来……

 这么想着,陆怀谨顿时干劲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