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反其道而行之
不得不说,难怪庄闯不嫌麻烦,都这么大老远把它给运过来。
却原来,这树根不仅长得相当奇怪,而且中间有一大部分是空洞的。
这空洞的形状极为奇怪,左边甚至只牵着一小线了,右边则很宽,但是非常薄,感觉马上就要断了似的。
偏偏正是这样奇特的根材,才更让人觉得有趣。
这是真正的天然根材,完全没有经过任何工业化处理的。
光是看着,都让陆怀谨有些蠢蠢欲动了。
他不禁想着,倘若这根材,交给他处置的话,他会怎么下手呢?
当然,当然是不能直接雕琢的。
首先得好好构思一番……
陆怀谨看了看,这根材确实很怪。
不仅这尾端很怪,前端更怪。
整体说薄又不太薄,说透又不太透。
就是有一种,主打的就是一个奇,一个怪。
而这,正正好符合陆怀谨对根材的期待。
一兜树根、一个树桩,或埋于地下,或焚烧于炉灶内,或被丢弃于荒野中……
这些普通人眼中平淡无奇的废料、柴火,当遇到了根艺师,经过艺术再创作,便被赋予了新的生命与灵魂,变成一件件栩栩如生的艺术品。
化腐朽为神奇的起始,是寻找合适的根材。
而根雕作品的一个创作原则,就是不采用活根、活枝进行创作。
所以,创作的根材主要有两个来源。
一是拣——从山坡上、道路旁、荒野中,从农家的柴火堆和园林丢弃的桩头、废根中挑选。
二是从市场上选购,花钱不多,得来较易,既省时又省力。
可是,一个好的根雕原材可遇而不可求。
在造型上,根雕原材的标准可概括为稀、奇、古、怪。
创作者根据其自然的形态状况以及时间留下的痕迹,发挥想象,经过简单的修饰打造,充分体现其自然美的特性。
因此,任何一件根雕作品都具有唯一性,这也是其重要价值的表现之一。
寻找根材的过程,是运用生活经验和艺术修养寻找创作题材的过程。
根艺素材来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一般来说,年代久远、木质坚硬、造型奇特的材料是根雕创作的上佳选择。
奇特的根往往生长在环境最险恶、最艰苦的条件下,如背阳生长或缺土、少水、乏养分,并经雷劈、火烧、蚁蚀、石压而顽强生存下来,年越久,质越坚,造型也越奇崛遒劲,是根艺的理想用材。
正是这些艰苦条件的限制,根才长得奇形怪状,因而在山区、沙漠地区、悬崖峭壁处,奇特形态的好根材更易寻获。
而生长在平原的树根,因养分充足,生长快,木质纤维也较松,难以形成奇特形状。
可陆怀谨很少有时间到处转,自然也压根都寻不到这么好的根材。
之前弄到的根材,虽然也很好,但是长得不够【怪】。
“这可以……”陆怀谨轻轻摸了一下,发现入手相当坚硬,确实是处理过的好根材。
根雕这种艺术,只做减法。
却要将废弃腐朽之物转化为巧夺天工之品,这种在自然美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再加工的造型艺术,自然是相当的艰难。
它不像木雕和竹刻一样,形状规整。
就算做得有了瑕疵,稍作调整便能补救回来。
但是根雕,则完全没有补救的可能性。
因为像眼前这个根材,倘若有哪一处多削了半寸,恐怕直接就会承不住重量而倾倒而垮掉。
陆怀谨想了想,沉吟了片刻,又转到了背后去看了看。
这一看,他真是忍不住要笑出声来了。
倘若说前面,那是又薄又硬。
那么这个后面的根,那真是张牙舞爪,奇形怪状。
“这之前也给根艺师看过……”庄闯咳了一声,有点儿不好意思:“这根材呢,是胡杨,是在xj那边弄过来的……”
那边缺水嘛,所以这胡
杨自然根系是玩命往地底头长。
为了活命,它已经顾不上优雅了。
“胡杨好啊,胡杨可是根雕的首选之材。”陆怀谨点点头,很是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