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大匠无弃材,根本在妙手(第2页)
五彩装金是用艳丽的色彩对主要部位进行贴金装饰,多用于表现喜庆吉祥的题材。
金漆木雕是在木材上髹涂红漆或黑漆,之后再覆以金箔,使其金光闪闪,因此潮州木雕也被称为潮州金漆木雕。
而这张照片上的,很明显,就是运用的金漆木雕。
潮州木雕以金碧辉煌和玲珑剔透著称,就如他手里这一件作品,真正是金光闪闪,色泽动人。
和精美镂雕技艺加上构图的经营位置、形象的细腻刻画、刀法的娴熟运用、灿烂的髹漆贴金等,构成了潮汕木雕独有的风格。相对于东阳素木雕的“布衣文化”,潮州木雕可称得上“贵族文化”了。
这张照片里面,是一整张的潮洲木雕屏风。
金碧辉煌,却丝毫不会将其木雕的风采所遮掩。
那木雕真正是玲珑剔透,美得令人神往。
各种花纹、线条交织,光是上面的花纹就足足有三十来种。
一路慢慢看上去,陆怀谨的目光顿在了右上角的一处小瑕疵上。
那是一条缠枝莲花纹,图片不是特别清晰,看上去虽然不是很明显,可是内行人一看就会觉得,不对,不合宜。
见他目光顿在了这一处,赵立书笑了:“我就说,根本都不需要说你就能看出来的。”
“是啊,这缠枝莲的花纹,看上去似乎是断过,虽然补上了,但是……”
但是技艺不够精湛,补上去了也像是有一丝丝些微的断层。
这种断层是不明显的,因为它确实是补上去了。
甚至,它连木料的纹理,也都是很连贯的。
“可惜的是,它的漆色不连贯。”陆怀谨轻轻抚了抚,摇摇头:“后面这人的技艺,应该不如雕刻者……是远远不如。”
“是啊,关键他们就这样,还是花了大价钱请人修复的。”
只是修复过后,对方坚持称已经修复妥当,并且寸步不退让。
而他们却感觉,总有一点儿不对劲……
关键是,他们也说不上来,哪里不对,所以这架屏风,明明这么精美,好几年来,他们都没有搬出来过。
也就是这回,他们偶然间有个小辈过来看到了陆怀谨的现场修复。
“他觉得,你这吊脚楼修复得很美。”
正好,离他们这边也不算太远。
“哈哈,他在直播里面,看到了我,就过来问我了。”
这就真正问对了,因为修复吊脚楼的陆怀谨,正好就是赵立书的徒弟。
对方高兴坏了,连连追问,这才有了现在的这张照片。
陆怀谨反复放大缩小,看了好一会,才道:“保存得倒确实挺不错,这构图也非常好。”
“是啊,他们潮洲木雕,尤其是在制作宗祠家庙的建筑装饰时,最是精致不过。”赵立书笑着道:“这个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潮州木雕注重表现与写实、美观与实用的统一,作品往往布局巧妙,合理运用雕刻与绘画技法,精细耐看,是潮汕人扎实稳重、吃苦耐劳的精神品格的体现。
在潮州木雕中,以宗祠家庙建筑装饰最为精致,反映了潮汕人浓厚的宗族观念和民俗文化心理。
潮州木雕的对“精”的追求不仅体现在工艺的精美上,还体现在对材料的精细选择上,尤其善于因材施艺。
自然界的树木种类繁多,木质差异极大,适合不同的加工方法和技艺手法的实施。
潮州木雕常用的就有杉木、樟木、苦楝木、花梨木、酸枝木等多种。
其中,杉木不易随气候变化而变形,木纹平直,质地轻松,容易加工,收缩变形小。
但缺乏韧性,雕刻时易崩缺、起“毛”,因此不宜作精细的镂通雕刻,而多用于建筑物或大型家具上,作粗放的装饰性雕刻。
樟木因质轻、坚韧、有香气、易入刀等特点,且适用于各种雕刻技法,成为潮州木雕的首选。
它木质柔润,纹理细密,
耐浸、耐湿、不易变形,适宜进行多种性质的雕刻。
樟木的芳香,使其不易被虫蛀,所以它在潮州木雕中被运用得最为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