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神入化关山笛

第244章 玉雕大师王小溪(第2页)

 如此一来,这玉佩竟是都不需要雕琢了。

 已经跃然纸上,生动极了。

 等陆怀谨画完之后,几乎整个屋子里的所有人都围过来看了。

 “这,实在是……”

 哪怕是之前看陆怀谨不爽的几个人,也几乎说不出一个不好的字眼来。

 有人吭哧吭哧半天,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那也不一定做得出来!”

 陆怀谨淡淡瞥了一眼,还真就认真地想了想:“我觉得,我应该能做得出来。”

 “哦?是么?”

 立刻就有人,捧了各种工具上来。

 不仅工具随他挑选,连玉料也都是一整盘一整盘地端过来的。

 陆怀谨有些诧异,微微皱了皱眉。

 不是,这么厉害的吗?

 这人到底谁啊?

 察觉到他的目光,有人压低声音,噙着笑意道:“这是咱师傅,人称【锟刀王】的呀!”

 锟刀王?陆怀谨有点儿迷惑,听着有点儿像杀猪的……

 不,慢着。

 很快,他就想起了一则关于玉石的奇闻逸事,正是有关于锟刀的传说……

 曾说,王小溪去乡间踏青,突然听得一声脆响,田里耕作的一个老农叨叨说:“真倒霉,这破铁片把我的犁头都划断了。”

 王小溪一听那声音就很吃惊!,因为犁都用上好的精钢打成,而且很厚,能划断犁头的铁片必定是个宝贝,就要了过来。

 铁片黑黝黝的,一点都不起眼,但他用砖瓦试了试,一削上去就如同切腐泥一般。

 只是这么一块铁片实在不好用,王小溪就找铁匠,想将这铁片改铸成刻刀。

 没想到,铁匠点上炉烧了半天,只见铁片连红都不红,于是只得放弃。

 这一天,突然来了个道士,说自己有办法,但条件是要四百两纹银。

 这个价非常吓人,但王小溪见道士胸有成竹,便咬咬牙答应下来。

 道士要王小溪准备几把篦子,每天去街上找那些蓬头垢面、头发很长的女丐,给几个小钱后,用篦子将那些女丐的发垢篦下来。

 过了几天,收了足足一盆发垢,道士这才生起了火,然后将那铁片涂上发垢,放到炉中去烧。

 炉火连烧了三天三夜,铁片上发垢烧光了就再涂,等一盆发垢涂光,铁片也已被烧得通红。

 道士再用油锤击打,果然成功铸造成一柄玉刻刀。

 王小溪一见欣喜不已,便急忙付了钱,问道士这铁片到底是什么?

 道士说:“这是古锟剑的剑头。因为锟剑水火不侵,所以烧不红,唯独人发上的油能将热力透入。”

 道士说完,便飘然而去。而王小溪喜获这把绝世锟刀,玉雕技艺可说是如虎添翼般,突飞猛进,精益不少!

 玉石之美,需借助匠人之手,方能展开一如极乐鸟般绚烂的双翼。

 而玉雕良器,是玉匠人意念的延伸,更能诱发出真正的玉石之魂。

 陆怀谨记得这则短故事,好像还是在某个网页上看到的来着……

 当时他纯粹当作逗趣的笑话看完,以为是谁为了流量随便编出来的。

 却没成想——那居然会是真的?

 王小溪?之前跟他天天讨论玉石玉料各种的,居然是王大师?

 那个独创“三层透雕法”的古苏州著名玉匠:王小溪?

 书中曾有言:王小溪玉琢技艺,法粗犷有力,出现“三层透雕法”,镂雕十分精细,擅琢玛瑙,雕玉。

 并且,他曾经也是从木雕起步的……

 想到这里,陆怀谨突然明白,为什么交易平台会把他送到王小溪这里了。

 的确,和王小溪同样扬名的另外还有贺四、刘谂、陆子冈等人,其中最著名的,当然是陆子冈。

 可是如果从经历契合度来说,王小溪确实和陆怀谨更相似。

 陆怀谨想了想,沉静地抬头问道:“那,那柄锟刀……玉刻刀,在哪里?我可以看一看吗?”

 他其实是想说能不能用一用的,不过转念一想,也不能太贪心了。

 他现在还不是王小溪的徒弟呢,等会把人得罪了,不收他了可怎么办收场。

 因此,他退而求其次,只想着看上一眼就得了。

 结果王小溪垂眸看了看他的画,竟是微微一摆手:“去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