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事情比想象的还要复杂(第2页)

 

林菲说着,不经意的把那张素描折叠起来,丢在桌子上。

 

“诶,菲姐,其实陈老板这人对民工确实挺好的,过年送了很多年货,那种盒装的带鱼,可能要六七块一盒呢。”

 

林菲其实不想再讨论陈元生了,但王思璐却又喋喋不休的介绍起来,她也只能听着。

 

“昨天傍晚,他给电视台那边打了电话,不是我接的,当时我已经请假回去休息了。”

 

“他说要赔我一双皮鞋,还要请我们几个记者吃饭。”

 

“菲姐,你说我去不去?”

 

林菲都无语了:你这是恨人家的态度吗?

 

“当然不能去。”

 

林菲脸上的表情瞬间严肃起来:“你跟这种坏人打交道干嘛?”

 

“哦!也是,让他们几个男的去吧。”

 

王思璐说着猛然抬头:“诶,菲姐,你说陈元生如果……”

 

“谈下一话题。”

 

…………

 

腊月二十四日上午,工地上聚集的民工突然爆发了。

 

五百多人跑到孟庆喜的建筑公司大门外拉横幅、堵路。

 

四百多人在工地大门外拉白色横幅,静坐。

 

另外还有七百多人向区委集合,在大街上拉条幅。

 

这里面有不少供货商的人,混在队伍里面,这帮人反倒更激动,因为民工的工资才几个钱,而建筑材料费动辄几十、上百万,你不结账怎么行。

 

其实区委对这件事已经有了警觉,提前就知道拖欠工资的事情,有了预案。

 

只是没想到他们会兵分三路,在三个不同的地方聚集,应对稍稍迟缓。

 

这个年代,其实并不缺乏群众聚集事件,下岗职工就是个重要的不安分群体。

 

但这两个群体不同,下岗职工容易分化,提前准备的预案充足,但民工们的诉求更突兀、更直接、更激烈--我们要工资,要回家过年啊。

 

宁湖区警方和市局先后出动三百余警力,区委领导暂时安抚住了局面:大家不要拉横幅,先回去,这事会给大家一个交代。

 

第一天的聚集事件暂时控制住了,既然区委领导出面,民工们陆续回了工地,但情绪依旧高涨。

 

…………

 

宁湖区区长周景民紧急召见孟庆喜,并跟已经回香港的宋乔安联系,希望他能来青州一趟,帮助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