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待会好好的奖励一下

陈元生跟刘长卿两个一唱一和,不知道还以为俩人提前早就商量好了呢。

 

蒋校在交流中逐渐的明白了:陈老板弄这个学校,就不是为了盈利赚钱的,它是一个试验品,想要探索一条教育和科研方向的创新之路。

 

虽然这是一所在社会上没有任何影响力的大中专院校,但刘长卿的想法,是把它打造成一个“创新性和科研型院校”。

 

不过刘长卿自己也说:对成功不抱任何希望,或许是10年、20年,更大的可能一辈子都成功不了。

 

“只要觉得这件事有意义,我们就去做,直到有一天陈老板拿不出钱来投资。”

 

蒋中原也没想到,小刘的“境界”居然如此之高,甘愿花一辈子的时间去做一件看不到希望,不追求成功的事。

 

“要不我也奉献一把?”

 

蒋校觉得自己人生似乎焕发了第二春:没有任何压力去追求事业,精神上反倒很轻松。

 

思想上统一之后,三人聊天的内容就开始“不着边际”。

 

陈元生提出来几个未来可能会爆发的方向;

 

超高速磁悬浮列车。在半真空的环境下运行,时速超过1500公里,甚至2000公里的磁悬浮列车,速度碾压一般客机。

 

电能存储方向。不仅仅是什么新能源电池,还包括其他,比如物理储能,雷电储能。

 

海上城市;

 

人工智能;

 

机器人;

 

大规模无土种植;

 

太空移民;

 

总之要打开想象,让一批没有任何经济压力和生活压力的高智商人才,前赴后继的去探索这些事业。

 

其实,如果这个世界上的国家,知识和资源能够共享的话,这些产业早就不成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