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还有这种猛人(第2页)

 

很显然,这个女孩已经是陈元生的囊中之物,从这个角度来说,余晴非常吃醋,没有哪个女人在这种事情上愿意跟别人分享。

 

但现实是,她左右不了陈元生的决定。

 

既然不能干预,那就只能配合,两人以后可能就捆绑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了。

 

想到这里,余晴又从沙发上站起来,她准备到那边跟欧阳锦曦谈一谈,看看自己该干点什么。

 

…………

 

2月19日下午3点,王新等一行6人到达青州机场。

 

这六个人里面,三个是从上海过来的,有2个是王新在硅谷帮陈元生联系到的一个公司创业团队领头人。

 

这个小公司95年创业,团队最多的时候27人,但创业的过程不顺利,小公司去年创业失败,现在团队还有9人,正准备第二次创业。

 

在王新看来,如果陈元生真想在硅谷创建公司的话,不如直接投资一个团队。

 

于是在他的鼓动下,这两个人决定来大陆一趟,见见这个传说中的陈老板。

 

陈元生没有到机场迎接,裴映雪也没去,但公司安排了三辆车,周紫瑜自告奋勇,主动承担起了接机任务。

 

这七个人先去了千纸鹤公司,然后周紫瑜和王新带着两个老外布朗、海顿来了远盛实业的总部办公楼。

 

第一次见面,这个叫布朗的小伙子就给陈元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布朗身今年25岁,高一米九五,身材还特别匀称,看着很精神。

 

据王新介绍他当年还参加过美国大学生职业篮球联赛,共参加了五次比赛,上场总时长高达18分钟,现在依旧爱好篮球。

 

海顿26岁,身高一米八五左右,头上的卷发有些蓬松,身材略显肥胖,举手投足间带着美式自信。

 

不得不说,硅谷那边创业的人都好年轻啊!

 

但陈元生给他俩留下了更深的印象,人家也才25岁,如果不是由王新带着来,他俩绝对不敢相信在那个遥远且封闭的国度,还有这种猛人。

 

远盛实业这边已经准备了两个翻译,一堆人来到了会议室。

 

王新作为美国那边的牵线人,给陈元生简单介绍了一下布朗、海顿两个人的创业经历,都是上大学期间就在尝试软件开发,小有成功,95年他们融到了第一笔500万美元的资金,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但公司发展并不顺利,去年宣告失败,现在团队包括他俩还剩下9个人,正在筹划新的项目。

 

陈元生的目的,先前已经通过电子邮件和电话跟王新谈起过,布朗和海顿两人也是因为这个目的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