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暗卫女王不在家

第97章定计(第2页)

    得益于之前在夏侯神府的查探,她对夏侯神府布局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其实她完全可以补充这奥图,但无论是九微令还是夏侯神府内的布防图,都需要一个机会拿出来,不能让他们起疑。

    说着间,那位工部宝泉局王大人讲起夏侯氏白银洗炼一事。

    要知道大展朝廷的官银都是由工部宝泉局来铸造的,不过市面上流行的银子并不都是工部宝泉局浇铸,各州府衙门都可以开炉房浇铸,四大世家也都特设了炉房浇铸银钱。

    提到这里,王大人无奈地摇头:“夏侯氏一直在银锭中掺杂铅铁等物,以此来以次充好,之所以长期以来不被发现,就是因为他们的洗炼术,这洗炼术若是不能破解,我们永远受制于人,也无法将夏侯氏绳之于法!”

    市井间把刚刚铸造出的银锭叫出炉银,出炉银自然是洁白无瑕银光闪闪,但长期流传于民间的银锭子绝不至于保持着最初的新鲜模样,大多数都是黯淡乌黑,上面还密布牙印子,坑坑洼洼。

    市井之间日常要用时,一般都是用夹剪来夹剪为碎银子,再用小秤来称量,是以有些银子形状不一,细碎杂乱,甚至还有磨损。

    是以夏侯世家铸造出的银锭子中掺杂了锡、铅和铁等杂质后,颜色纵然并不好看,但也没有人因为这个就认为这是假的了。

    市面上鉴别银元是否掺了铅,倒是有几个法子,可以用夹剪剪开后,看看里面是不是灌铅银,如果是灌铅银,一般是外面包银,中心是铅。

    寻常人家要想鉴别,可以用嘴咬,因为银子软,一咬一个牙印,若是加了铅或者铁,那就手头经常过钱的,咬不动了。

    除此之外,那些掌柜和买卖人手头经常过钱,放手里掂量掂量,倒是也能感觉出分量,同等大小的银锭子,加了其它杂质的自然会更坠手一些。

    不过这都是寻常鉴别之法,是没办法鉴别出夏侯家银锭子的。

    夏侯神府精于洗炼,他们用洗炼之法铸造的银锭子掺杂质一成,但是却丝毫不露任何破绽,百姓根本无法辨别真假。

    但是朝廷收了这种银锭子用提纯法重新铸造,便能发现其中竟掺了杂质,但却是有苦难言,也找不到什么证据指向夏侯氏。

    这两年朝廷以及各地官府陆续发现了这样的接假银,并多次派出城司并内廷高手前往查办此事,甚至千影阁也曾出面,只可惜夏侯神府已经有所察觉,以至于千影阁暗卫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却毫无进展。

    那王大人还待要说,宁王微颔首,制止了,道:“此事关键在于夏侯家族熔炼银锭之处,所以这次请了几位大人过来,便是要诸位和我干影阁配合,寻找夏侯家族日银熔贼窝,找到日银掺假证

    据。”

    王大人忙道:“殿下所言极是,我等自然竭力襄助,只盼着一举铲除这些宵小贼寇,为百姓除害!”

    宁王略抬起眼,淡看向青暮方向。

    显然他也知道叶闵为什么带青葛来,这一段千影阁的公函都经了青葛的手。

    青葛感觉到他的目光,上前一步,先恭敬一拜,之后才道:“殿下,诸位大人,根据目前我们得到的消息,若要查白银掺假案,必先查夏侯止澜。”

    她这话一出,旁边那几位大人全都看过来。

    只见她身形纤细,相貌寻常,不过一头乌发束了金带高高挽起,如瀑如墨,一身裁剪得体的考究青袍,腰肢轻束,下摆飘逸,很有几分飒爽利索。

    须知在场要么宁王倚重亲信,要么朝廷钦使,如今突然出现这么一女子,大家也不免疑惑。

    青便一抱拳,先表明身份:“下官为六品禹州防御副使,入再州边境军统制,千影阁魔下青葛。”

    这时,宁王很随意地看着一旁舆图,淡声道:“这是千影阁叶先生倚重的左膀右臂。”他这话一出,众人自然不敢小觑。

    宰相门前三品官,宁王之势,众人哪个不避让三分,宁王口中的倚重,可是非同小可。于是大家忙寒暄客套两句。

    很快话题进入正题,青葛便提起夏侯止澜:“如今这位夏侯公子离开绀梁,前往火石塘,属下以为,此时夏侯氏和朝廷正是较力之时,且如今正值夏收关键时候,夏侯氏急需大量白银,这时候夏侯长公子前往火石塘,必身担重任。”

    然而这话一出,那位户部孙大人便皱眉:“不知道青大人何出此言?”青大人..

    青葛平静地消化了这新的称呼,之后道:“近日干影阁派出暗卫,搜集了大量关于夏侯氏日银运送的线索,下官抽丝剥茧后做出推测罢了。”

    宁王开口道:“说来听听。“

    青恭敬地取出一叠纸札,呈在宁王并几位大人面前。

    之后她才道:“第一,千影阁暗卫在火石塘一带曾经发现残余的炭木灰烬,这些灰烬虽并不多,但却并不是寻常百姓人家要用的,且当地百姓曾经在夜晚时候听到过锻造之声,偶尔还曾看到山中隐隐有些火光。”

    她视线扫过众人,继续道:“第二,火石塘地势险要,通行便利,距离随云山不过百里,官道畅通,且来往客商众多,可以随时方便他们将锻造的白银运往绀梁以及其它各处。“

    这话说出,大家纷纷看向墙上挂着的舆图,皱眉沉思。

    宁王的指尖敲打着案几,垂眸不语。

    青葛继续道:“第三,殿下和诸位大人应该知道,夏侯止润并不是夏侯瑾穆嫡亲子,而是夏侯夫人嫁入夏侯家时带来的血脉,既如此,为何夏侯氏对这位夏侯公子委以重任,这其中必有些缘由

    吧?”

    她话说到这里,众位大人脸色纷纷看向宁王。

    其实宁王大闹夏侯神府,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是这件事终究涉及到宁王明面上的姻亲,若提及夏侯氏家事,那就必须看看宁王意思了。

    此时的宁王却是颔首,颇为赏识地道:“青大人说的在理。”又一个青大人.

    宁王淡声道:“继续说,本王还想听。”@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青葛便继续道:“最初时候,下官也不能理解,那夏侯瑾穆并不是心胸宽广之人,自己也另有其他子嗣,为何这些年对夏侯止涧视如己出,况且夏侯氏长房嫡子关系到夏侯氏嫡位传承,夏侯瑾穆自己也就罢了,夏侯氏众多族老竟也听之任之,对夏侯止澜如此看重,甚至委以重任?”

    她说到这里,才道:“所以下官以为,当年西渊缥奶丢失的《蒲阪录异》便把控在夏侯止澜手中,夏侯止澜身怀白银洗炼绝技,并以此为要挟,拿捏夏侯氏。“

    旁边那王大人听此,恍然:“下官明白了,这么一来确实说得通了,这夏侯氏竟是把夏侯止澜当做替罪羊。”

    往日自然是可以利用真侯止澜,但白银掺假案涉及国计民生,一旦被查处,那就可以立即舍卒保车,把夏侯止澜推出去做替罪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