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秦王的父慈子孝,帝昊以众生为棋,太子的抉择(75k)(第2页)
防止敌人再一次偷袭。
但没关系。
一切尽在玄运道人的掌控之中。
【墨林居士,你终究不懂得气运秘术,巫蛊之术!】
【天运道人第一,老夫现在应该能排进前十了。】
玄运道人的嘴角露出一抹微笑。
他当然不可能真的屠龙成功。
只要帝昊还活着,他还没有放弃真龙的控制权,或者真龙将他抛弃,那么真龙极难杀死的。
他只是要接触到真龙,利用在帝昊突破之际,用上巫蛊之术。
巫蛊之术,乃为献祭,影响命运。
在帝昊突破的关键节点,若受到气运影响,运势受到影响,难成天命,令帝昊功败垂成。
一件件气运秘宝,被抛入阵中。
一头模样古怪的蛊虫,开始吸收各种气运。
玄运道人本来还在寻找蛊神的下落,利用它作为基石,发动诅咒。
后来他没有找到蛊神的下落,只能自己功夫,推演出巫蛊之术。
如今玄运道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根据前朝太子陵墓出土的文献,不仅浮现了诅咒之术,还加入气运的改良。
来吧,陛下。
您为了进阶天命,放弃了皇帝的职责,放弃了天京的百姓,成为邪魔九道幕后的总指挥。
怎可一走了之
玄运道人同样在调查邪魔九道的下落,现存的邪魔九道,除了薨殒阁外,都是最近几百年才崛起的,且都有元神强者。
这简直不可思议。
元神境界有多难,不知难倒多少英雄。
邪魔九道在朝廷的打压下,个个出元神,还集中最近几百年爆发出来。
玄运道人根本不信,他直接对秦王说道:
“殿下,邪魔九道近三百年诞生了将近九位元神,怕是武道圣地都没那么高的成才率。”
“这不是他们的资源能做到的,必有贵人相助。”
有多少资源,能养多少强者,是有定数的。
各家势力争田产,争商铺,争天材地宝,就是为了养更多的武者,玄运道人测算过邪魔九道的运势。
他们只能争取一些流民,传教蛊惑一些愚夫愚妇,加上一些乡绅罢了。
池塘里养不出巨龙。
有了这些推测,秦王就能将计就计,设计了让父皇晋升失败,自己成为下一任真龙的计划。
平日里笑容满面的秦王,换上了另外一副面孔。
强大的诅咒,通过屠龙之阵,通过砍龙尾,如同武帝那般降临到帝昊身上。
这时仍在社稷庙的帝昊,竟露出一抹笑容道:
“真不愧是吾家麒麟子。”
“好啊,做得很好。”
秦王殿下的名字,便是【帝麒麟】,据说他出生的那一天,帝昊见到了自己未来的老伙计麒麟,也就是天命王朝的镇国神兽。
“只可惜,吾儿终究失算了。”
“东方先生,交给你了。”
这位东方先生,竟是六百年前站在武帝身边的算命先生,他低声道:
“帝昊,你会给陛下机会的吧。”
帝昊露出帝王的笑容道:
“这是当然的,朕一向满足武帝的梦想。”
“即使朕夺了他的气运,也会留他一命,让后人解决。”
“放心吧,君无戏言。”
东方先生这才向前一步,张开双手,拥抱诅咒。
昔日武帝中了巫蛊之术,由东方先生替他解除诅咒,不至于因反噬而死。
这一次的东方先生,同样站了出来,帮助帝昊拦住玄运道人的诅咒。
轰隆一声!
玄运道人突然看到社稷庙的状况,帝昊坐在蒲团上,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样,而东方先生挡在他的面前。
只他能封印诅咒,消化诅咒。
玄运道人咬牙道:
“东方烁!他怎么会在社稷庙”
“秦王殿下快走!”
“此次的责任,由贫道一力承担。”
玄运道人以前谦虚,自己不是天下第一,因为还有一个天运道人,如果东方烁还活着,那他也争不了第二。
玄运道人千算万算,没想到消失已久的东方烁,会在帝昊身边。
现在诅咒失败了。
秦王摇头道:
“道长,不是说这些的时候。”
“你先退下!”
“父皇要来了。”
秦王立于当前,橫剑相对,护住两人。
只见他身上的龙气全线激活,一条黑龙直接云霄,像要与金龙抗衡。轰隆一声!
黑龙惨叫一声,却不肯后退。
金龙则露出愤怒的神色,要将这些敢用屠龙技的人,彻底消灭。
秦王后退两步,浑然不惧。
纵使父皇进阶天命境,他同样没有认输的想法。
帝家子弟,这时还奢谈父慈子孝吗
秦王剑——天下无双!
这一剑,天佑军的力量隐约加持到秦王身上,令他斩出最强的一剑。
不管天下有多少英雄豪杰,他都有最强的自信,能将众人击败。
黑龙一跃而出,想要咬住金龙。
“走!”
秦王卷起玄运道人等人,打算直接逃回北疆,不管父皇要不要围剿,都有足够的底气作战。
这就好比玄武门之变没发生,李世民跑去洛阳,直接发动靖难之役,重新再战一场。
帝昊像是看出秦王的心思,直接催动金龙,将秦王的四周,尽数封锁起来。
“麟儿,不必紧张。”
“朕没想杀你,你做得很好。”
“毕竟这江山还需有人来管。”
帝昊闭关多年,终于开口说话了。
秦王尝试突破金龙的封锁,一边回应道:
“父皇晋升天命,千秋万代,何须他人来管。”
帝昊笑了笑说道:
“朕要想管的话,就突破不了天命境。”
“突破了,朕也不想管了。”
“在朕彻底斩了邪灵帝君,魔波旬等人前,邪神王庭依然会一次次地发动袭击,需要有人来管理这天下。”
“毕竟朕不是疯子,没必要伤害朕的子民。”
帝昊统治数百年间,还算爱护百姓,尽管帝家霸占大量资源,修建皇宫等等常规操作,但确实没有什么虐民的举动。
每一次使用民力,都算是经过仔细计算,不至于大面积破坏民生。
若是按照古代的标准,绝对算是明君了,后来不过是懈怠了,逐步放任官员,地方豪强统治百姓。
他一步步地减弱自身与皇朝的联系,算清了自己的命数,这才能一举突破。
秦王眼下与帝昊相争,当即指责道:
“父皇,您还在乎这些吗”
“眼下天京遭受的苦难,难道不是父皇一手策划的”
“父皇作为邪魔九道幕后的总指挥,眼中天下百姓吗”
帝昊笑了笑说道:
“麟儿何以误会父皇”
“朕可是多次下令,督促司天监,倾力围剿邪魔九道。”
秦王沉声道:
“一开始孩儿也不信。”
“但是一个多月前的宁荣二府成为最后的证明。”
“两家与国同休,却鬼迷心窍,跟邪魔勾结如此之深。”
“大概只有父皇留下一些证据,让他们相信所作所为,都有父皇来兜底。”
帝昊闭关多年,几乎不理会朝政,任由太子,宰相等人处置。
唯独宁荣二府覆灭之时,留下了【体面】两个字,这就显得非常特殊。
若宁荣二府知晓,魔尊与帝昊有一定联系,能给家族做一个兜底,那就值得一搏了。
他们不是要谋反,而是忠诚皇帝陛下,为皇帝陛下做白手套。
至于死到临头,两位国公大人依然不肯吐露真实。
那是因为不说出来,宁荣二府还能有点体面,说出来就真要灭族了。
帝昊笑了笑说道:
“麟儿误会了,那不是朕做的。”
“朕对那魔主亦有所闻,大约是武帝为了脱困,将自身的魔运凝聚而成的产物吧。”
“朕顶多算是恰逢其会。”
“昔日朕为了消灭武帝,炼化了他身上不少运势,沾染了一些因果罢了。”
果然是父皇干的。
秦王这下明白过来,父皇要有人来干脏活,但绝不能沾染因果,他便将武帝的魔运抽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