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七十年代知青22(第3页)

 当然也不能纯诉苦。

 苦诉的多了,别人也听的麻木了。

 进了家门,时萋打开行李袋子,把冻肉和面粉拿了出来。

 这时候的火车里也没有空调,稍微比外面暖和点,也暖和不多少。

 加上她那肉是走的前一天临时冻的。

 也没冻太透,所以现在拿出来软硬参半的状态也没毛病。

 面粉是上一个世界储存的。

 那个时代小麦是给贫民吃的,所以很廉价。

 当时的人并不知道要把小麦磨成粉,做法是像米饭一样直接蒸煮麦粒。

 口感当然不好,所以吃小麦的都是贫苦家庭。

 时萋那时找石匠订做了石磨,把买回来的小麦磨了蒸馒头或者烙饼给徒弟们吃。

 这种磨面的吃法才在附近流行起来。

 面粉她储存了很多,只是西代村小麦产量极低。

 他们这些知青是分不到小麦这样的细粮。

 平时蒸馒头都是高粱面、玉米面等混合蒸的二合面、三合面馒头。

 方母瞪大眼睛,一时都忘了伸手接过。

 “妮儿,你这是从哪弄来的。”

 时萋把东西放到桌子上,然后继续掏西代村山特产。

 干蘑菇、山核桃、榛子果、山里红果干……

 这些在西代村比较常见,但也很抢手,一周左右周边几个村子就能把半山腰的山货撸秃,再往上当然有更多,只是为了这些山货上去的人很少。

 深秋时村里人会去山上采摘,倒也不值钱,一块钱能买回来一大堆。

 这里面就干蘑菇贵一些,其他的东西都是小孩儿零嘴,大人们不是多稀罕。

 她和江淑月都买了些带回家。

 “肉是生产队分年猪发的,面粉也是,我没舍得吃就带回来了,这些东西是从村里人手里买的。”时萋看方母合不拢的嘴补充道:“用家里寄的钱。”

 等方母和方文许整理完这些年货,不由得震惊。

 “几个月就给发这么多的肉?”方母掂了掂,得有2斤重了,还是肥多瘦少的极品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