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打压、挑刺没用,就捧杀他!

 “太孙真的愿意为本公指使李雄的事跟圣上求情?”

 李景隆神情激动,语气语气中带着不可置信,

 由于李雄迟滞救援林豪的事捅到朱元璋那里,

 作为背后之人的他,

 这些时日惶惶不可终日,

 他写给林豪的“解释信”,犹如石沉大海,根本没有得到对方的回应,

 晋王、燕王两人也回信表示已经尽力说和但失败了,不想再掺和他与林豪的恩怨,

 他之前也求见过太孙说明此事,太孙也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表示一切交由圣裁,

 于是李景隆想到了找文官们帮忙,

 虽然之前因为被架着领头请废贱籍的事,他和文官们产生过矛盾,

 但经过这一年多的交流,

 他们之间的“误会”也已得到了澄清。

 现在代表着文官的方孝孺,刚一碰头就给他带来了好消息,

 “太孙亲自当着下官的面,点头应承的,还能有假?”方孝孺抚着胡须答道,“之前国公爷找上太孙帮忙,他不太了解个中细节,自然不会乱应承,”

 “好在下官等一众东宫署官,跟太孙分解真相,”

 “阐述国公爷也是东宫的一份子,是完全忠心于太孙的,”

 “太孙才答应帮您跟圣上说情。”

 李景隆哪里听不出来,方孝孺是在自己面前邀功,

 不过现在也只有方孝孺能说得动太孙,

 遂起身拱手一礼道,“原来是方先生在全力帮我,”

 “真是感激不尽,”

 “以后您有事,我曹国公府自当赴汤蹈火。”

 听到李景隆对自己的称呼都变了,还流露出一副礼敬的样子,

 方孝孺心里十分受用,起身还礼道,“国公爷太见外了,”

 “下官知道此番您被那姓林的小人纠缠上了,也是心急如焚,万幸能得上忙。”

 “不过,虽然有太孙求情,”

 “国公爷也得谦虚地跟圣上认错,跟那姓林的服个软。”

 “毕竟人家现在可是圣上钦定的首功之臣。”

 朱元璋微服之时,一直与太孙保持着秘密联络,

 前线的战果、李雄等人迟滞救援、军士的封赏决定等等事项,太孙都能及时获知,

 朱元璋在北平公开行踪之后,

 太孙也不必替皇爷爷遮掩,开始拿着皇爷爷传回来的旨意与方孝孺讨论,

 所以方孝孺可以第一时间掌握了圣上的意图。

 “首功之臣?他能抓到恩克也就是运气好而已,”李景隆面露不服道,“还有那些北元人实在不争气,十倍多的人围着林豪的那支孤立无援的偏军,没打下来就算了,还送了几万人头。”

 他还跟前线的李雄等人打招呼,尽可能地给林豪使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