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幸亏老朱没让我说话!(第2页)

 看着站在前面的汤和,转头微笑着朝自己投来满满赞许的目光,林豪内心更是焦急,

 “臣觉得还是要说一下比较好。”

 朱元璋微微摇头,大声说道,

 “其实咱当初颁布《皇明祖训》,早就算到了其中的宗室供用有问题,”

 “只是咱一直等着诸公提出反对意见,”

 “奈何等了这么多天,没有一封奏疏提出来,”

 “万幸,有信国公和林卿站出来了。”

 “咱心甚慰!”

 话音刚落,除了知道圣上在给自己找补的汤和,

 在场所有人均是震惊不已,

 原来圣上早就知道有问题,

 他这是故意提出错误的政令,

 希望我等上疏进行指证,他不希望底下的大臣只会一味奉上。

 只是这涉及藩王,

 除了后台硬的,

 谁没事会与这些圣上的亲儿子过不去?

 “臣翰林侍讲方孝孺附议永康侯所奏!请圣上废停《皇明祖训》。臣未能及早发现祖训中的问题,望圣上恕罪。”方孝孺率先出列施礼道,

 他身上贴着东宫的标签,最不怕与藩王为敌,

 而且他说的是附议林豪奏请,

 意在将引导众官员,将上疏请废的主导人从汤和混淆成林豪,

 至于说自己没发现问题,可以撇清责任,

 毕竟没发现问题是失职,可以归为“能力有限”,

 但发现问题不提出疑议,就是真罪过了。

 一直主张削藩的齐泰,立刻出列拜道,

 “臣兵部尚书齐泰,附议永康侯所奏!”

 由于之前林豪请废贱籍也是请“老资格”出面打头枪,

 所以齐泰也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次的奏议,明面上是汤和主导,实际上是林豪这个在推进,

 有了方孝孺、齐泰的表率,

 一众东宫署官纷纷出列附议,

 “臣工部侍郎练子宁附议永康侯所奏!”

 “臣东宫洗马吴合义附议。”

 “。。。”

 李景隆见状,立刻领会了方孝孺的用意,走出队列拜道,

 “臣曹国公李景隆附议永康侯所奏!”

 这种人多的时候,一定要与林豪步调一致,

 这样才能让所有人,特别是圣上,看到他对林御史致歉的“诚意”,

 至于晋王、燕王会有意见,

 等下了朝再想办法去弥补,

 毕竟他指使迟滞救援殿后军的案子,想要一个好结果,必须得让林豪松口。

 与曹国公府亲厚的武将们,却没有即刻跟进出列,

 他们知道自己出列就意味着得罪掌兵的藩王。

 在武将犹豫之时,

 “儿臣朱棣附议信国公、永康侯所奏!”燕王瞪了一眼李景隆出列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