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李景隆的谋算,出门走背运!

读完,圣上贬官李景隆的谕令,

 林豪冷冷地目视着李景隆谢恩接旨,

 “曹国公果然好算计啊!”

 “不去报恩寺出家养老,而是算准了圣上会安排你去军中‘回炉再造’,”

 “看来下官不用几年,又可以见到官复原职的国公爷了。”

 在林豪看来,

 李景隆在保留爵位的情况下,被贬为士卒去戍边,根本不能算做惩罚,更像是让他去避风头,

 以曹国公府的威望,

 到了地方卫所里,谁敢把他当成普通士卒对待,

 而且肃州卫地处西北面对西域元人势力的前沿,

 稍微施一点力,

 就可以立下军功,

 到时候圣上再顺势一个赦免,

 李景隆又可以大摇大摆地回京了。

 “林侯爷说笑了,本公现在的职务就是一个普通小卒,能在肃州为朝廷尽一份绵薄之力就好了,没奢求其他的。”面对林豪的嘲讽,李景隆语气谦虚,完全一副认罚的样子。

 但他心里也是有苦说不出,

 当时林豪提出条件之后,

 他和方孝孺等人周密商讨,决定还是公开认罪为好,

 毕竟去报恩寺出家,

 想还俗复起,难度太大。

 他们一帮人原本计划运作李景隆是去高丽半岛服役,

 这样的话,

 还能参与征讨东瀛立功,

 顺势抓住东瀛银矿的利益。

 这一想法,还得到了太孙的认可,

 可从谕令来看,太孙最终并没有劝动圣上,

 他最终去了西北。

 可实际上,朱元璋让李景隆去西北,也是经过周密考虑的,

 镇守甘肃一带将领,有很多是李文忠的旧部,

 李景隆过去能得到很好的照应,

 加之,朱元璋有意向收复西域,根除北方草原的威胁,

 西北需要各种能人去坐镇,

 像李景隆这样有“战神之才”的人,

 被派过去最是合适。

 “曹国公还是奢求回京为好,要是你一门心思扎在肃州事务上,我还得替那边的军士担忧呢,担忧他们会不会被上官给出卖了。”林豪和李景隆已经撕破脸,说话很直白,

 李景隆哼冷一声道,“旨意已经宣读完,林侯爷没有其他事,就可以走了,本公还要收拾行囊出发戍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