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牧源司,又一年(第2页)

 而在甘州这边,为了更好地管理这些日益增多的牛羊等牲畜,尤其是把控好它们的贩卖环节,避免出现混乱无序的情况,官府特意新建了一个衙门,“牧源司”。

 从前那些用于耕地的牛,可都是官府眼中的重中之重,看管得极为严格。

 官府明文规定,严禁任何人私自宰杀、贩卖耕牛,一旦发现,那惩处可是相当严厉的。

 也正因如此,市面上的牛肉变得极为稀缺,简直是难得一见的稀罕物。

 物以稀为贵嘛,牛肉的价格自然就一路水涨船高,成了普通百姓想都不敢想的,只有那些家境殷实、官府有人脉的富贵人家,偶尔才能在餐桌上摆上一盘牛肉。

 如今不仅草原牛羊的数量不断增多,甘州的百姓们也着实因为这一变化沾了不少光。

 在牧源司除了能挑选上几头模样可爱、品种优良的牛犊和羊羔,带回家里精心饲养,还能享受到其他的便利。

 例如各种奶水和肉类的贩卖,所有关于这些奶水以及肉类的贩卖,都得通过牧源司这个正规的渠道。

 甘州毕竟地处西北之地,若真铁了心去寻摸,倒也不是完全买不着那些牲畜。

 只是市面上偶尔能见到售卖的牛羊,要么价格高得离谱,仿佛那不是普通的牲畜,而是用金子铸就的一般,普通百姓看着那令人咋舌的价格,只能望而却步。

 要么就是来路不明,卖主遮遮掩掩,眼神闪躲,让人心里直犯嘀咕,生怕买回去的牲畜身上带着什么疫病,那可就真是得不偿失了。

 所以每回要想买,大家心里都七上八下的,犹豫再三,也难以下定决心。

 然而,如今的情况可大不一样了。

 官府出面,在那牧源司正大光明地售卖起牛羊来,这可真是给百姓们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呐。

 官府不仅将价格控制得十分合理,让寻常百姓也能承受得起,还为这买卖操持得妥妥当当,方方面面都考虑周全了。

 如此一来,渐渐成了甘州官府一项颇为可观的收入来源。

 那来购买牛羊的百姓,络绎不绝,大堂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而对于那些选择买牛犊、羊羔回家养着的百姓来说,牧源司更是贴心备至。

 这里有着一应俱全的东西,不管是牛羊意外生病时所需的各种药材,还是它们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的营养饲料,都能在这儿找到。

 倘若真把这些牛犊、羊羔养大了,产出的奶水也好,长成后也罢,都可以再次贩卖回牧源司呢。

 牧原司会按照合理的价格进行收购,给百姓们提供了一个稳定又靠谱的销售渠道。

 这下呀,可把百姓们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好些人家都争着抢着想去抱养几个刚出生的仔畜来养着试试。

 每次牧源司有新的牛犊、羊羔,那场面简直比过年赶集还热闹。

 天还没亮透呢,牧源司的门口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大家裹着厚厚的衣裳,呵着热气,眼睛却紧紧盯着大门,就盼着能早点进去挑上一只心仪的仔畜。

 只可惜呀,数量毕竟有限,往往一露面,就被眼疾手快、运气好的人家给抢走了,那些没抢到的,虽有些失落,可心里也暗暗想着,下次可得再早点来。

 而当因庆典而开的外地人,偶然间听闻甘州有个牧源司,知晓那儿能买到品质优良的牛犊、羊羔时,不少人心里便打起了小算盘,琢磨着要是能买上几头,带到外面去倒腾一手卖掉,那可就能赚上一笔呢。

 然而,官府这边早就料到了这一步,早早地就出台了极为严格的规定。

 那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但凡想要购买牛犊、羊羔的,必须得持有甘州本地的户籍才行,外地人那是一律没这个资格的。

 就算是本地人,拿着自家的户籍前来,也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买成的。

 还得有三个人互相作保,这作保的人呀,得是本本分分、信誉良好的人家才行。

 而且呀,就算这牛羊买回去了,也绝不是说想宰杀就能宰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