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温以如婚后(第2页)

崔氏笑着掐了掐捏了捏白晨曦的小脸,眼中笑意更浓:“小灵儿怎么知道是弟弟啊,万一是个妹妹呢?”

白晨曦努了努嘴,模样可爱至极:“我就是知道这一次娘亲怀的肯定是个弟弟,虽然我也想要一个妹妹…不过弟弟妹妹都好!”

崔氏看着这般懂事又可爱的白晨曦,心中满是欣慰,转头对着温以柔道:“你看看这孩子,投到你肚子里算是咱们的福气了。”

温以柔轻轻点头,眼中满是温柔,看着白晨曦的目光里,既有身为母亲的疼爱,也有对未来生活的期许。

崔氏满意地看着温以柔,目光中透着关切与欣慰,末了,却又忍不住轻轻叹了口气,有些唏嘘地说道:“你如今的日子也算是越过越好了,我也就安心了。”

温以柔自然明白母亲叹这口气,是又想同她念叨二妹妹的事了,她赶忙转移话题,神色间带着几分关切与疑惑:“对了母亲,四妹妹那边究竟是什么情况?文家就这般不顾及咱们吗?”

提到文家,崔氏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在如今温家的这一辈中,日子过得最不如意的,当属温以如了。

原本温以如以庶出女的身份,嫁去文家给嫡子做媳妇,本是一桩好姻缘。

可谁能料到,那温家二郎在小小年纪中了秀才之后便一蹶不振,多年过去,竟还只是个秀才。

多年科考不利,整日与那些同样满腹经纶却又有些恃才傲物的学子们相聚,吟诗作赋,畅谈风花雪月,却不再将心思放在科举备考上。

反观温英文,同样是在这读书的道路上奋进,这般勤勉好学,终于在后期发力,考中了举人。虽说只是末等举人,但与那温家二郎相比,可不知强了多少。

原本想着,文家虽说不算声名赫赫的高门大户,可好歹也是京城门户,还有一位做四品官太太的姑奶奶撑着门面,在外人看来,也算是有些底蕴的门户,不至于被视作没落的小官之家。

可是如今一看,这文家也就仅剩一个做四品官太太的姑奶奶,撑着门面了。

京城的官位,一个萝卜一个坑,想要挪动一步谈何容易。文老爷从地方调回京城担任六品官后,这么多年一直没能再进一步,

就连温昌柏如今都已是从五品的员外郎了,更别说温老爷甚至任职吏部侍郎,更是稳稳地压住文家一头。

因此,如今温家众人对文家二郎多有不满,就连崔氏也隐隐悔不当初,不该早早给温以如定下文家这门亲事。

可木已成舟,嫁都嫁了,实在不好再说什么,只能是娘家多帮衬些。

这不,见文家二郎科考不中,温老爷走动关系,给温家二郎谋了个吏部的从九品小官。

别看只是九品芝麻官,可那毕竟是六部之首的吏部,一个秀才出身,想在这谋个官职,没有背景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谁想,文家二郎去了吏部没几天,便吵吵着温家不把他当人看,给他安排的不过是个端茶倒水的差事。

文家二郎觉得自己大材小用,没几天,他便辞了官回家,信誓旦旦地说一定要考出个名堂来。

可几年时光匆匆而过,却一点动静都没有。前些几天,白洮还抓了一批读书不进取、喝酒闹事的学子,其中就有温家二郎。

当时,酒楼里一片喧闹,温家二郎喝得满脸通红,与几个同样醉醺醺的学子大声争论着诗词,全然不顾周围人的目光。

因着连襟的关系,白洮这才偷偷将他送回了文家,这件事温以柔是知晓的,不过她还没来得及和家里说,只让白洮先好好警告文家一顿。

一提到温以如,原本还面带几分温和笑意的崔氏,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她眉头紧紧拧在一起,眼神中满是焦急与无奈。

“那丫头你就别管了,让她自己折腾去吧!家里人费尽心思帮她,还不如她自己脑子灵光一回。

在家里的时候挺牙尖嘴利的,可谁能想到,这嫁人过去还竟是个闷葫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