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温晴婚事人选

赵皇后自宫宴之后,身子便如每况愈下。往日里,甚至都全免了妃嫔们的请安,大门也常常紧闭,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压抑,。

 

而管理后宫之权,赵皇后便将后宫诸事交由贵妃与范尚宫共同打理。

 

温以缇每次见到范尚宫,都见她蛾眉紧蹙,双眼布满血丝,心不在焉。

 

因此温以缇也不愿去触这个霉头,免得自讨没趣。

 

与此同时,有关温晴的婚事温老爷也递了信进宫。

 

第一户人家是京城商户,祖上做过皇商,虽如今家道中落,但世代扎根京城,根基比温家深厚,且人脉广泛。家中资产殷实,好些姻亲都是官宦人家,有着一定背景。

 

为温晴相看的是这家嫡子,虽不是长子,分家时拿不到大部分家产,但当家太太好歹是他生母,不会怎么亏待。当下,这位郎君是秀才之身,正在备考科举。本朝允许商户子弟科考,以这家的财富,日后谋得官职不成问题。

 

按常理,这样的家世,会挑选官宦之女联姻。好在温老爷如今升任吏部侍郎,加上温晴与温以缇关系密切,经温老爷牵线,孙家同意了这门亲事。

 

至于这位郎君为何都到而立之年未婚,解释是因着他一心专注科考,光耀门楣,故而耽搁了婚事。

 

当然那些都是对外说的,然而,温老爷调查后发现,背后另有隐情。那郎君曾有一位青梅竹马,二人相伴长大,情谊深厚。可那位女子一心攀附权贵,最终抛弃了他,嫁入了官宦之家。

 

郎君从此遭此打击,心灰意冷,一心科考,不知不觉蹉跎到了而立之年。

 

虽说他至今未娶正妻,但后院已有两房妾室。两位妾室都已为他孕育子女。

 

这也是为何他们准备往下寻,温晴这样人家出身的姑娘。毕竟温晴目前也是宫女之身,太过好的门户是看不上的。

 

第二户是寒门学子,年二十八,老家在外地,有一些田地和房产。是温老爷结识几面的一位学子,已考中举人,即将参加来年春闱,但温老爷认为考中的几率不大。

 

那家只有一子一女,女儿早已出嫁,家中父母健在。虽比不上商户之家富裕,却是耕读传家,有着清贵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