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下乡支医开始重走人生路我是小木子
第四百九十四章 心思各异(第2页)
当然,这就需要他跟李言诚搭班子的时候配合好,这样将来机会才大点。
吐出吸进嘴里的烟后,万长友看着一处处长轻声问道:“你也觉得我以后有接任总队长的可能吗?”
“当然”
“你这是把智海忘了啊。”
!!!
万长友此言一出,段国邦立马就瞪圆了眼睛。
金智海是目前三位副总队长中最年轻的那一个。
年龄虽然最小,但资历和这些年获得的荣誉可一点也不少,比其他两位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次机构改革后,他成了三位副总队长之一,行政级别没变,还是副处级,但手中的权力可比以前大多了。
如果说李言诚回头不兼任总队长,那么金智海接任可能性貌似会比别人更大一些。
“他……不能吧,智海现在才是副处啊。”
“呵呵,老段你是不是忘了,总队的编制本来就是正处级,总队长只是可以高配,不是必须高配。
智海接任总队长一职,干上个两三年再提升行政级别,水到渠成。”
即便再不甘心,但也没人会否认,只要李言诚在副局长位置上干的还不错,不犯什么错误,那么将来一飞冲天的可能性非常大。
接任高局的位置也不是不可能。
高局叫高书元,今年已经六十二岁了,也就是现在的退休制度还不是很完善,否则两三年前就该退二线了。
可就算再不完善,他也是最多再干个两三年,六十五之前是肯定要退休的。
市局其他几位副职就算有心想争一争,恐怕到时候也是有心无力,毕竟李言诚的年龄优势实在是太大了,而且现在级别就比他们高一级,真要说内部竞争,最大的可能就是现在的常务副。
但这位常务副的年纪也已然不小了,现在五十六岁,两年后五十八,在上边大力推动干部年轻化的当下,这位的年纪一点优势都没有,想争过的机会并不大。
现在市局对李言诚的到来基本上没有人在说三道四,已成事实的事情,不是他们能改变的。
“但是老万,你没有考虑一个问题。”
“什么?”
“那就是李言诚和金智海是好朋友没错,但朋友归朋友,工作归工作,原本的好朋友,现在却变成了上下级,你说他们会不会一时半会儿的还摆不正自己的位置,甚至反目成仇。”
段国邦说的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反而这种例子从古至今还数不胜数。
“不提这个啦。”万长友摆摆手说道:“咱们以后干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就行。”
“那是你,我的工作就简单喽,提前进入养老模式。”
对于调自己去装备处当处长,段国邦心里是很不愿意的。
可这种工作岗位的调整又不会因个人意志而改变,不是你不满意就可以不去,组织上决定的事情,只能是遵守,他也就私下里发发牢骚了。
“你就知足吧,老党被调整到台丰分局当正处级副政委,你说他难受不。”
万长友瞥了眼老段,一副你别得了便宜还卖乖的神情。
他说的老党是原来三处的处长,当然,现在已经不是了,这次机构改革后,市局实在是没合适的职位了,于是便给他调整到了台丰分局。
相比起去下边分局当一个副政委,老段能留在市局继续当处室领导已经好太多了,虽然只是个二线处室。
今天晚上,市局家属院内,很多人讨论的都是关于李言诚过来后,不但是分管刑侦工作的副局长,同时还兼任了刑侦总队队长这件事情。
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对于那几位卯足了劲想借此机会调整分管工作的副局们来说,这个消息就犹如晴天霹雳。
别说他们了,就是高局也没想到,市里竟然会让李言诚直接戴着“帽子”下来。
正常来说,这种分管工作一般都是局里召开班子会议自行决定的,当然也有上边插手的先例,可人还没来,分管工作就已经确定下来的,这还真是第一次。
这种安排方法让他也明白了上边的意思。
不但他明白了,已经五十七岁的常务副老戴也明白了。
尽管感到有些不甘心,可戴副局很清楚,只要那位在位期间不犯错,他根本不可能有一丁点机会,年纪在这里摆着呢。
“唉……”
“行了,别唉声叹气的了,你都一把年纪了,还想跟年轻人争吗?
还不如想着怎么好好配合人家工作,等将来你退休了,人家能念你一份人情,对咱们儿子好一点。”
老戴的妻子倒是看的很明白,知道自家男人根本没戏,见他从吃完饭就坐在客厅沙发上郁闷,干脆直接开口戳破了他那点小心思。
其实说的也没错,既然明知无望,那就不要再去做那些无谓的挣扎,在以后的工作中多支持着点,留下一份香火情。
戴家大儿子叫戴军,在阳朝区分局工作,今年已经三十出头了,是分局内保科副科长。
吐出吸进嘴里的烟后,万长友看着一处处长轻声问道:“你也觉得我以后有接任总队长的可能吗?”
“当然”
“你这是把智海忘了啊。”
!!!
万长友此言一出,段国邦立马就瞪圆了眼睛。
金智海是目前三位副总队长中最年轻的那一个。
年龄虽然最小,但资历和这些年获得的荣誉可一点也不少,比其他两位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次机构改革后,他成了三位副总队长之一,行政级别没变,还是副处级,但手中的权力可比以前大多了。
如果说李言诚回头不兼任总队长,那么金智海接任可能性貌似会比别人更大一些。
“他……不能吧,智海现在才是副处啊。”
“呵呵,老段你是不是忘了,总队的编制本来就是正处级,总队长只是可以高配,不是必须高配。
智海接任总队长一职,干上个两三年再提升行政级别,水到渠成。”
即便再不甘心,但也没人会否认,只要李言诚在副局长位置上干的还不错,不犯什么错误,那么将来一飞冲天的可能性非常大。
接任高局的位置也不是不可能。
高局叫高书元,今年已经六十二岁了,也就是现在的退休制度还不是很完善,否则两三年前就该退二线了。
可就算再不完善,他也是最多再干个两三年,六十五之前是肯定要退休的。
市局其他几位副职就算有心想争一争,恐怕到时候也是有心无力,毕竟李言诚的年龄优势实在是太大了,而且现在级别就比他们高一级,真要说内部竞争,最大的可能就是现在的常务副。
但这位常务副的年纪也已然不小了,现在五十六岁,两年后五十八,在上边大力推动干部年轻化的当下,这位的年纪一点优势都没有,想争过的机会并不大。
现在市局对李言诚的到来基本上没有人在说三道四,已成事实的事情,不是他们能改变的。
“但是老万,你没有考虑一个问题。”
“什么?”
“那就是李言诚和金智海是好朋友没错,但朋友归朋友,工作归工作,原本的好朋友,现在却变成了上下级,你说他们会不会一时半会儿的还摆不正自己的位置,甚至反目成仇。”
段国邦说的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反而这种例子从古至今还数不胜数。
“不提这个啦。”万长友摆摆手说道:“咱们以后干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就行。”
“那是你,我的工作就简单喽,提前进入养老模式。”
对于调自己去装备处当处长,段国邦心里是很不愿意的。
可这种工作岗位的调整又不会因个人意志而改变,不是你不满意就可以不去,组织上决定的事情,只能是遵守,他也就私下里发发牢骚了。
“你就知足吧,老党被调整到台丰分局当正处级副政委,你说他难受不。”
万长友瞥了眼老段,一副你别得了便宜还卖乖的神情。
他说的老党是原来三处的处长,当然,现在已经不是了,这次机构改革后,市局实在是没合适的职位了,于是便给他调整到了台丰分局。
相比起去下边分局当一个副政委,老段能留在市局继续当处室领导已经好太多了,虽然只是个二线处室。
今天晚上,市局家属院内,很多人讨论的都是关于李言诚过来后,不但是分管刑侦工作的副局长,同时还兼任了刑侦总队队长这件事情。
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对于那几位卯足了劲想借此机会调整分管工作的副局们来说,这个消息就犹如晴天霹雳。
别说他们了,就是高局也没想到,市里竟然会让李言诚直接戴着“帽子”下来。
正常来说,这种分管工作一般都是局里召开班子会议自行决定的,当然也有上边插手的先例,可人还没来,分管工作就已经确定下来的,这还真是第一次。
这种安排方法让他也明白了上边的意思。
不但他明白了,已经五十七岁的常务副老戴也明白了。
尽管感到有些不甘心,可戴副局很清楚,只要那位在位期间不犯错,他根本不可能有一丁点机会,年纪在这里摆着呢。
“唉……”
“行了,别唉声叹气的了,你都一把年纪了,还想跟年轻人争吗?
还不如想着怎么好好配合人家工作,等将来你退休了,人家能念你一份人情,对咱们儿子好一点。”
老戴的妻子倒是看的很明白,知道自家男人根本没戏,见他从吃完饭就坐在客厅沙发上郁闷,干脆直接开口戳破了他那点小心思。
其实说的也没错,既然明知无望,那就不要再去做那些无谓的挣扎,在以后的工作中多支持着点,留下一份香火情。
戴家大儿子叫戴军,在阳朝区分局工作,今年已经三十出头了,是分局内保科副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