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殇(第2页)
宝儿向公司请了长假留在了京城跟哥哥嫂子学习。随着见识的增加,宝儿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喜欢的是音乐而不是星光闪烁的舞台。主动减少了自己的行程,更多的时间用在了跟着哥哥学习上。
因为这首歌班行运也算是引火人上身,李惠安一有机会就跟班行远念叨,让他多写一些唱给自己听。班行远怎么能舍得拒绝,他确实有一些想法,但是实在没有时间。李惠安知道他的情况,也不生气,就是不停的念叨。
在京城的这段时间班行远又开始戗物理学家的行了。事情还得从几个月之前。北大物理系一位老师是Ligo项目——一个引力波探测项目——的会作成员,Ligo建成投入使用了,就是置信度达不到科学发现的要求,差不少,第二阶段的升级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尽性。装置在那里干放着不用也不是办法,虽然精度不够,但也一直按照计划运行观测着,一方面是在积累资料,另一方面也确实存在质量足够大的黑洞合并时引发的引力波强度足以掩盖装置精度不足的情形。而且,在现有情况下还存在通过优化信号收集处理提升装置准确度的潜力。这位老师就找到了班行远,让他帮忙解决优化工作中数学上的困难。班行远系统分析了装置的构成,从一个别人没有想到的角度出发,通过复杂精密的数学分析计算,最终提出了一个切合当前装置能力,同时能大幅提升装置的精度的综合优化方案。方案在技木实现上并不困难,提交后很快就完成了。经过评估,优化后的装置精度达到了探测到的疑似信号几乎可以确认是引力波的程度。用“疑似”是因为检测到的信号没有被确认永远都是疑似,用“几乎可以确认”是因为尽管精度有了很大提升,但是在置信度上距离确定是发现的要求还有些差距。不过也非常振奋人心了,因为这套优化技术,还可以用在今后的技术升级上,完成升级后精度将远超预期。
在京城过春节的这段时间,班行远又想起了这件事。尽管装置的硬件潜力已经挖尽了,班行远却本能地认为还可以突破。经过一番分析后还真让他找到了突破口。既然观测装置精度动不了,那就在观测对象上做手脚。哦,这不是要去动天上的星星,而是有一类特殊的引力波事件会产生异常丰富的电磁可观测现象,那就是中子星合并。
因为黑洞合并产生的引力波足够强,现有精度条件下探测主要针对的也是黑洞合并。黑洞本来就没什么电磁现象,合并过程中也一样,合并产生的引力波只能通过激光干涉探测。而中子星合并就不一样了,除了会产生引力波,在覆盖的整个电磁波段上都会产生丰富的可观测现象。经过分析,班行远确认优化的Ligo装置能够探测到中子星合并产生的引力波,并确认中子星的质量、自旋等信息,进而对合并后的可观测电磁现象做出预言。如果能够迅速定位,无线电、红外、可见、紫外、γ射线等电磁观测设备可以全程对合并后的电磁现象进行观测,并且与根据Ligo探测信号做出的预言进行验证,当两者符合的足够好时就可以确认引力波发现。然后就写了一篇论文《多信使观测研究》,全面分析了针对中子星合并这一情形的引力波、电磁波多信使观测的可行性,就如何开展多信使观测进行了设计。论文的最后指出多信使观测既有助于引力波的尽早发现,也能验证关于中子星合并的许多猜想,大有可为。论文发表后加州理工学院的基普·索恩教授和哈佛大学的雷纳·韦斯教授专程飞过来,经过深度交流后,三人牵头发起Ligo科学合作组织,组织涵盖全球各大天文机构。班行远也担得起发起人的担子,怎么说都是宇宙加速膨胀这一突破理论的发现者和创立者,也算是天文学界的顶尖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