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新款BJ212设计定型

 从一机部汽车局出来,江辉和朱建生没有立马骑车回去,而是在附近找了一家馆子先吃饭。

 翁婿两个有不少事情要交流,随便要了两碗面吃了起来。

 “小江,郑总工说的加入‘三汽筹备组’的事情,我觉得你可以考虑一下。”

 “按照一汽和二汽的规模,三汽到时候也是一个副部级企业,作为筹备组成员,你到时候至少可以在三汽担任一名科长。”

 “并且三汽的平台要比首都汽车制造厂更高,前途无量。”

 站在朱建生的认知角度去分析问题,得到的结论跟江辉想的肯定是不同。

 毕竟这个时候谁也想不到“三汽筹备组”最终会落到一个项目解散的地步。

 一汽和二汽都修建起来了,怎么到了三汽就不行了?

 华夏的实力不是越来越强,按理说这些大项目的建设应该越来越好啊。

 “爸,三汽要是真的可以落实下去,前途确实是不错,但是它肯定不会在首都修建,单单这一点,我就不会去考虑。”

 江辉没有立即从其他方面分析自己不去的原因,而是简单直接的从工作地点的角度去考虑。

 这个想法在后世是非常正常的,但是在这个时代还是比较少有人一上来就考虑这个问题。

 当年有多少人从东北去支援三线建设,就是二汽的那些员工,许多都是一汽那边过去的。

 一个调令下来,大家都是老老实实的迁移。

 换个工作地点,似乎都不是什么事。

 当然了,这也跟此时各个工厂的一些特色有关系。

 每个工厂都是小社会,家属楼、医院、学校、电影院、供销社、理发店等等,应有尽有。

 工人们都可以不用跟厂外面的机构和人打交道,也能舒服的过日子。

 迁移对他们来说,无非就是从一个生活地点换到了另外一个。

 所有住宿、孩子上学等问题,都是同步平移,不需要自己操心。

 这些情况后世是没有办法比的。

 “你还年轻,哪怕要离开首都,其实也不是不可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