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光刻机哪家强?着急的台积电(第2页)

 

“而我们岭南半导体的业务发展方向是芯片代工跟自己设计生产同步展开。”

 

“其中芯片代工业务跟台积电是有竞争关系的。”

 

“不知道这会不会给我们跟阿斯麦的光刻机采购带来一定的风险。”

 

商场上面,什么事情都是有可能发生的。

 

陈庆祥这个技术男现在已经开始强迫让自己具备一定的商业思维。

 

今天尝试性的将自己观察到的情况给说了出来。

 

“如果我们一直从阿斯麦采购光刻机的话,这个风险还真是存在。”

 

“不过考虑到后续南山设备跟岭南半导体那边会共同开发属于自己的光刻机。”

 

“那么台积电和阿斯麦那边带来的风险就是完全可控了。”

 

“如今的阿斯麦,毕竟还是属于全球光刻机行业的弱者,急需更多的订单来证明自己的实力,提升自己的影响力。”

 

江辉稍微思考了一下,给出了自己的判断意见。

 

台积电刚刚起步,阿斯麦也还不是光刻机巨头。

 

陈庆祥的担心,不会那么快的发生。

 

……

 

“社长,我从尼康那边得到一个消息,华夏的岭南半导体在找他们洽谈采购最新的光刻机的事情。”

 

“按照尼康那边反馈的情况,华夏这一次准备投资修建1.8微米制程的芯片工厂。”

 

“这已经是国际上最主流的生产工艺,比去年台积电和三星投资的芯片工厂的工艺还要更进一步。”

 

佐野三木作为日立半导体事业部销售部负责人,对于行业内的动态自然是很关心。

 

这几年,动作最大的美利坚这个老对手就不用说了,德州仪器、英特尔等公司的一举一举,佐野三木都有安排人盯着。

 

而亚洲这边的情况也开始发生变化。

 

高丽的三星电子孤注一掷的加码半导体产业,大有想要超越东瀛企业的想法。

 

而台积电的出现,更是给芯片行业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玩法。

 

这些都引起了佐野三木的高度关注。

 

本来岭南半导体这么一家华夏的半导体企业,是不知道日立半导体这边警惕的。

 

毕竟华夏的半导体技术水平跟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还是挺大的。

 

可是去年开始,岭南半导体横空出世,导入的新设备一下就把华夏的半导体生产工艺水平提高了一大截。

 

不过跟东瀛这边相比,差距还是非常大。

 

所以佐野三木也只是保持了关注,并没有特别的紧张。

 

现在过了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岭南半导体就开始考虑导入1.8微米制程的芯片设备,那个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种现阶段国际主流的先进工艺,虽然已经有不少厂家掌握,但那些厂家都是国际主流的半导体巨头。

 

“岭南半导体的动作那么大”

 

“他们去年才成立吧”

 

“第一条生产线估计都还没有量产,就迫不及待的要导入新的工艺”

 

小池太郎愣了一下,脑中快速的回想了一下跟岭南半导体相关的信息。

 

这家工厂的相关情况,之前佐野三木也跟他汇报过,他多少也有点印象。

 

毕竟是华夏工艺最先进的工厂,还是值得关注一下的。

 

只是他没想到那么快就又听到了岭南半导体的信息。

 

“是的,它们第一座工厂的设备,应该也是还在安装之中,没有正式的量产。”

 

“以华夏那技术水平,要完全让这一座工厂达到原本的工艺水平和良品率,至少也是需要一年的时间。”

 

“也就是在今年之内,岭南半导体都不足以形成3微米制程的工艺技术。”

 

“现在直接开始洽谈采购1.8微米制程的设备,这样子的激进做法,我觉得值得警惕。”

 

佐野三木从岭南半导体的身上看到了高丽三星电子的一些影子。

 

这种跟市场主流的发展节奏不吻合的企业,往往就是行业内的变数。

 

对于日立半导体来说,显然是不想看到有那么多的变数出现。

 

“按照你这个说法,它们就算是今年顺利的采购了1.8微米制程的芯片设备,也没有那么进入到量产状态。”

 

“就算是激进一点估计,那也要去到1990年左右才能量产,要是不顺利的话,甚至去到1991年或者1992年都是有可能吧”

 

小池太郎结合自己的经验,快速的给出了判断意见。

 

“是的,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领导的判断自然是没有毛病,佐野三木直接当了应声虫。

 

“如果是这样子的话,等到几年之后,行业内的芯片制程肯定已经是1微米,甚至是0.8微米等更加先进的水平,甚至开始进入到纳米时代。”

 

“岭南半导体的新生产线,投产开始就落后于行业,对我们的威胁应该是很有限的吧”

 

“现在他们急急忙忙的投资那么大的资金去采购新设备,肯定也会耽误其他方面的发展。”

 

“我觉得这个事情我们看着就行,不需要跟尼康那边打招呼,让他们做什么特别的手脚。”

 

小池太郎知道佐野三木今天过来跟自己汇报这个事情的目的。

 

不等对方说出自己的想法,他就把自己的意见给了出来。

 

对此,佐野三木自然没有什么特别好说的。

 

只是,并不是每个半导体企业的看法都是跟日立半导体那样子。

 

像是台积电,此时的危机感就非常的强。

 

……

 

“张总,岭南半导体那边突然很激进的跟各个设备厂家接触,要直接引进当下主流的晶圆和芯片加工设备。”

 

“我感觉对方这一次是冲着我们来的。”

 

曾凡尘自从知道岭南半导体也要搞芯片代工业务开始,就高度重视大陆地区的这家半导体企业。

 

虽然他心中有很多疑惑,觉得岭南半导体应该没有办法那么快就搞出属于自己的半导体工厂出来。

 

但是考虑到岭南半导体母公司宝马科技这几年的光辉业绩,他还是比较担心的。

 

“我要是没有记错的话,岭南半导体现在正在修建的工厂,引进的是美利坚那边的二手4英寸晶圆设备和3微米制程的芯片加工设备吧”

 

“现在工厂都没有投产,就那么迫不及待的想要引进更加先进的技术,这个玩法确实是让人很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