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又是春节(第2页)
东巷子的居民早就安置完毕,这是太守蒯越的功劳,不然临近过年,百姓肯定怨声载道。医院的设计图韩宇看了以后非常满意,已经下令奠基建造。
荆州学院和制造司的选址已经结束,在襄阳城西南岘山附近,两地相距不远,可以常来常往,毕竟制造司生产出来的东西可能是为学院的学子服务的,反过来学院的学子如果有奇思妙想也方便去制造司制做试验品;两地又互不干扰,因为中间隔了一条小山脉,山上树木茂盛,不细听完全听不到对方的响声。
至于学院的老师和医院的医师,韩宇目前完全没有插手,因为他知道凭王粲和张仲景二人各自在领域中的地位和人脉,搞定此事绰绰有余,更何况韩宇也不想过多参于,不然就少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时间长了反而不好。
诸葛均虽然现在只有二十岁,但少年老成,处事周到,才能不下于两位兄长,虽然制造司还没有建成,他已经在其他地方临时租用了场所,一是安置清叔等人,二是有些工具设施器材也应该提前准备起来,韩宇心想历史上可能是由于诸葛均不谙世事,所以他的名声不显,不如诸葛亮、诸葛瑾被后人熟知。
谍报司的设立也进展顺利,杨仪买了州牧府附近的一处四合院,前后两进房子,交通方便,离州牧府又近,以便日后快速的向自己汇报。分部也成立了三处,分别在许都、京口(今镇江)和成都,虽然人数不多,但毕竟从无到有,有了质的改变,而且韩宇非常满意杨仪这三个分部的选址,许都、京口、成都分别是曹操、孙权和刘璋的大本营,最能第一时间了解到他们的动向。
州牧府的大小事情也不用韩宇操心,因为有诸葛亮和伊籍在,他们都会处理的井井有条。十几岁的小费祎展现出一般同龄人没有的自律和好学,白天一直跟在诸葛亮身边,观看诸葛亮和伊籍怎么处理政务,晚上诸葛亮会问他如果是他会怎么处理白天碰到的问题并分析道路。后来韩宇问他,为什么不教费祎兵法,诸葛亮说费祎可以为相,但做不了帅,韩宇听了想想也是,心想得早点找到姜维,毕竟历史上诸葛亮的正牌徒弟是姜维嘛,而且已经有了邓艾,如果再有了姜维,三国末期两大军事统帅在手,只要撑得下去,就算近一二十年自己不能统一天下,待他们崭露头角,天下还不是自己的囊中之物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