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承明枫渡清江

第六十七章 清流质疑杨廷和(第3页)

 杨慎不等杨廷和说,就壮着胆子追问起来。

 “听了!”

 杨廷和厉声喝了一句。

 杨慎只得立即跪了下来:“儿子请父亲训示。”

 “这是张璁的蛊惑之言,你堂堂名重天下的少年状元郎,我杨家麒麟子,怎能也受他张璁一个有小智无大慧之人的蛊惑?”

 “遗诏为何是那样,不是你该过问的,你也不能问!”

 “你要做的,只是老老实实待在翰林院熬着,以后少去发言。”

 “这一点,那个张璁的房师严嵩就比你做的好,人家可以藏愚守拙十余年,到现在都还只是个翰林侍读,也不急不躁,这次要不是他点的这个学生太锋芒毕露,只会很快就在接下来的大礼定后升迁。”

 杨廷和说道。

 杨慎回道:“可儿子想做执政不是因为做执政更有权,是为了能够能像父亲一样,可以正天下之世风!”

 “若儿子不敢直言天下是非,那还怎么正天下是非?”

 杨廷和听自己儿子这么说后,不由得看向杨慎。

 神色复杂。

 他仿佛看到了年轻时候的自己。

 接着。

 杨廷和叹了一口气:“也罢!好在陛下是仁德明睿之主,有道是君如父,臣如子,你有个好君父,以后且让君父教你吧。”

 杨慎没有说话,但他心里是不服的。

 十五岁的君父,二十三岁的状元郎。

 到底将来谁调教谁?

 不应该是我为将来帝师吗?

 “起来吧。”

 杨廷和这时又说了一句。

 杨慎称是。

 随后,杨廷和就说:“陛下撤天下镇守与分守太监,还有市舶司太监,说明陛下是真愿意亲近贤臣,图谋天下大治!”

 “而他梁顺德也算是谋国之臣。”

 杨廷和说到这里就惆怅不已地说:“只是太怯懦了!他梁顺德还是跟以前一样,瞻前顾后,不敢强势对抗内帑,不够相信陛下的意志,似乎在他眼里,力谏一下陛下,就会让陛下志心堕落一样!”

 “所以说,可惜啊,他梁顺德当国,会让那些只想改祖宗成法的宵小们趁虚而入,乃至趁机蛊惑人心,紊乱朝纲的。”

 杨廷和这么说后,杨慎跟着附和说:“爹说的是。”

 杨廷和则又对杨慎说:“定大礼的事,你别出头,只表态就行,要争让那些清流们去争,以免给人当枪使。”

 “事已至此,我们眼下只能先配合梁顺德。”

 “他如果要开海,就配合他开海,如果他要清田,就配合他清田,等他完成那笔借贷,受天下之谤而下后,天子定会起复为父。”

 “所以,我们得等!”

 “等到将来君臣共治,开太平治世!你也自会有你的一番前途。”

 “是!”

 杨慎勉勉强强地答应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