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嘉靖给张璁震撼,且因此不怕立太子!(第2页)
“而你们的担忧,朕也有。”
“除此之外,朕更担心的是,一旦过早确立了储君,虽让天下奢豪大户安心,但只怕会让太子过早被骄纵腐蚀,毕竟不是所有太子都能抵挡住诱惑,朕也不希望将来太子被骄纵的无德不孝时,还让朕不得不做出父子相残的事来。”
朱厚熜在张璁、桂萼、夏言提出关于立太子的事后,也说了起来。
张璁则在这时说:“陛下所虑极是,但太子不立也不行,毕竟太子不立,天下不安!诸政就将难以推行。”
朱厚熜颔首。
他不由得想到了清朝的秘密立储制度。
但让他头疼的是,大明朱元璋所定的《皇明祖训》已经确定了立嫡立长、兄终弟及的立储规则。
而朱厚熜也正是因为《皇明祖训》获得了继承大位的最大法理。
所以,朱厚熜不能不承认《皇明祖训》。
只是这样一来,立谁为太子,就不是他来定,而是看天意。谁投胎好谁就是当之无愧的太子。
不过,正如张璁、桂萼和夏言所言,也如朱厚熜自己刚才所言的一言,只要立了太子,就会有很多令人担忧的事发生。
要么把太子交给清流儒臣,让他们把太子培养成一个符合保守党主张的守成之君。
要么亲自培养太子,让太子继承自己的意志。
但朱厚熜清楚记得,历史上嘉靖把皇子交给清流儒臣之前,的确让皇子的命很难保住。
直到历史上的嘉靖听了道士的话,以“二龙不能相见”为由,把皇子交给清流儒臣后,皇子就没有再出现离奇夭折的事。
这说明,无论是朝中还是宫中,都不希望嘉靖后面的君主依旧这么强势严厉。
所以,朱厚熜为此不得不沉思起来,沉思到底该怎么安排太子为好。
毕竟眼下皇长子已经九岁,在宫中由内侍启蒙已经三年,的确不能再拖了。
甚至若不是他这个皇帝太强势专横,早就有清流建议立太子了。
而如今,谁也说不准,在明日还是后日,或者是下个月,就会有大臣再次站出来,提出立太子的意见。
只要他不让第一个提出立太子的人去死,那后续就肯定会有效仿者。
“此事明日再议。”
朱厚熜最终没有立即下定决心要不要立太子,而是决定暂时搁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