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高拱质疑内阁,嘉靖训诫徐阶!(第2页)
但他们的思想素来为大多数学者、统治者忽视,即便总结历史上的思想演变,也多去总结王侯将相的思想演变,而往往忽略了广大百姓在秦汉唐宋元后的诉求有没有变化。
对于后者,朱厚熜也就需要思考的是:
为何人家陈胜、吴广造反时喊的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种不满阶级固化的口号,而不是反对严刑峻法的口号,似乎与精英们所传导的造反动机不一样
为何元末百姓大量造反时所发出的呐喊是“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这种不满阶级压迫过重的口号,而不是民族压迫太重,使得亲历元末乱世又是底层出身的朱元璋总结元朝灭亡教训时,说的是“元以宽失天下”而不是元太不把汉人当人
“你做的很好,但常言道,既要听其言,也要观其行,光是只记下他们的语录是不够的。”
“这话,朕说给你听,也是要你明白,朕不是只听一个人就言巧语就会重用的人,是要看这人有没有知行合一的。”
“你现在回到京师,任东宫师傅,要多为东宫做实事,要以陆深为诫。”
朱厚熜接下来又对徐阶提点起来。
徐阶听后伏首称是。
接着,徐阶也主动开口说:“臣本学识浅薄,蒙陛下器重,忝升为东宫师傅,本欲请辞,然又担心这样显得倨傲不臣,故勉力接旨,如今既然陛见天子,臣便斗胆乞圣训教诲,使臣知道如何教太子。”
“教太子也不难,无非是让他知道为君者,当上承天意、下顺民情。”
朱厚熜这时笑着说了一句。
徐阶谢了恩。
朱厚熜则挥手让徐阶去大本堂见太子和他的东宫同僚们。徐阶便拜别了朱厚熜,往大本堂来。
而徐阶来到大本堂后,在就见到了朱载坖和另外两位皇子以及翟銮、高拱、赵贞吉这些人。
一般而言,东宫近臣就意味着是下一朝的执政班底。
但嘉靖这一朝是例外。
毕竟嘉靖是外来藩王入京,他藩王潜邸的儒臣,大多不是进士乃至翰林出身的大臣,在名望上和能力上不足以为执政。
所以,嘉靖需要在即位后寻找自己的班底。
而作为太子的朱载坖,可以在读书时就有自己的班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