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胡宗宪心悦诚服,陛下有资格清丈!(第2页)
朱厚熜这时亲自插嘴道:“你说的有理!但你可知,地方大户兼并之欲望,已不受朕要不要清丈所左右”
胡宗宪听后一怔,随即伏首叩地:“愿听圣教。”
“这些年,国朝兵强马壮、国帑充裕、救灾又屡屡及时、百姓也常得减税免税之恩,官员士子也禄廪常增,朕的后宫也井然有序。”
“但人祸反而不断出现,之前河南黄河决堤,接着各处常平仓走水,再有王恭厂爆炸,朕的皇女受惊吓而死。”
“这些事都说明朕即便不清丈,地方大户害民之心不会比现在减轻多少,总之,不是清丈的国策加剧了他们的贪欲,是他们的贪欲本就一直存在而且随着他们的壮大而愈演愈烈,所以才让如今这清丈天下田亩的国策也变了质。”
朱厚熜说着就看向胡宗宪:“你可认同”
胡宗宪一时无言可驳,只回道:“陛下说的是,臣也没有说清丈国策不对,只是天下不适合清丈。”
“你既然认同,那你应该明白,即便不清丈,他们也会想办法让更多的百姓家破人亡!”
“他们本就靠‘吃人’而活!”“如今清丈,就是让他们‘吃人’变得更加困难!”
朱厚熜这时很严肃地说道。
胡宗宪辩解道:“但晚生在鄙乡看见的只是清丈以来,民不聊生,祸患四起,请陛下明鉴!”
“那只是你所看见的,代表不了整个天下的清丈效果。”
“你不凡再多走几个地方。”
“另外,你所认为的清丈糟的很,也跟你自己所处的立场有关!”
朱厚熜此言一出,胡宗宪不禁张口欲作辩解,但还是没有张口。
“没有发生惨状的地方,你自然不会注意到,哪怕这些地方也在发生了清丈,而百姓们甚至还从清丈中受到了益处,但是,你听不见这些百姓的声音,甚至也没有主动去调查倾听这些声音;反而是发生惨状的地方,让你很主动的去注意到,乃至调查记录了下来。”
“你自认为你所反映的是事实,可你反映的本质上依旧不是事实,而是你的立场。”
“因为,如果你真的相信清丈是利国利民,你就会因为没有听到清丈好的声音而不甘心,而要主动去问,直到问到好的声音为止,哪怕是一点点好的声音为止,你都会竭力寻找他,进而为自己的立场之正义性作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