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嘉靖威胁夏言,张璁让严嵩感动!(第3页)
夏言说到这里,就笑了起来:“好在,如今天下,真要说为中兴大明,得必须推行的内政,那就只有清丈了,除清丈外,其余皆当以开利于外为主。”
“可是,天下缙绅大户中,非军籍的还是居多,他们是不愿意百姓越来越富足,使得他们对下越发难以再有人上人之待遇的。”
“本来,他们就因为多了一个更加尊贵的军籍大户在上面压着,与之前连天子都能对抗相比,如今不但不能再同天子对抗,连在军籍大户面前都得低人一等。”
“所以,无论是对内疏解民困,还是对外开利以富民强国,他们只怕都不会愿意的,肯定对开利于外也会百般抵制!而宁肯外夷做大,也不愿意本国强盛啊!”
费完拧眉说起自己担忧来。
夏言呵呵冷笑起来:“这哪里由得了他们!不直接割他们的肉强国富民,逼着他们把兼并的田吐出来,已经是够可以了!我们军籍的官员,不可能不努力维系陛下呕心沥血所重新整饬的军籍为贵之制!一来这是祖宗成法,二来这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唯一正途,我辈自当竭力护持之!”
“公说的是,要不是他们不甘认输,不顾社稷安危、圣人道义,而大肆制造人祸,清丈也不至于提上日程。”
费完颔首回道。
夏言接着就对费完说:“所以,你告诉我们这边的科道言官,把底下执行清丈的官僚盯紧一些,免得他们当中还是有心里藏奸又无大智的人以为换了首辅就可以在清丈的事上乱来,只要发现一个乱来的,就照参不误,就算张孚敬在科道中的党羽不敢参,他们也要参!”
费完点头应承了下来。
朱厚熜这里也在准予张璁致仕,而让夏言接任首辅后不久见了请求陛辞的张璁。
“朕已下旨给沿途有司和锦衣卫,若卿在某地有不测,皆削籍闲住,当地停考三届科举,有不敬之举,皆革职闲住,当地停考一届科举!”
朱厚熜在见到张璁后,就对张璁说起自己对张璁回乡途中安全方面的安排来。
张璁自然不禁双眼一红,大拜行礼:“陛下关怀之深,臣愧不敢当!”
“起身吧,你我君臣何必说这些。”
朱厚熜抬手笑着说了一句。
接着,张璁接着就拿出了一道奏本:“陛下,臣按例荐举的阁臣人选。”
朱厚熜让黄锦接了过来。
朱厚熜在拿到张璁的举荐奏本后,就见张璁荐举的是礼部尚书李时。
朱厚熜对此也没有拒绝,皆予以同意。
他相信张璁所举荐的人,肯定也是在清丈这类基本国策上是支持的。
而且朱厚熜还希望张璁一党多在朝堂上重要职位留些人,不然,他还真不放心,夏言这个首辅会被他控制得住。
因为在他的印象里,夏言可不是一个很听话的辅臣。
所以,朱厚熜也就继续说道:“据朕所知,吏部尚书李承勋如今也重疾缠身,以卿之见,当谁接任大冢宰之职为妥”
“臣荐吏部左侍郎霍韬,此公力主禁佛,毁佛寺,如今天下大富,但避免淫寺因此增多,届时整肃内政非打击天下淫寺不可,而要打击淫寺非此公不可。”
张璁回道。
朱厚熜颔首,又问:“礼部尚书任谁为妥。”
“家师严嵩,接下来出兵安南诸务,礼官非擅审时度势之辈不可!”
“善!”
接着,朱厚熜就对黄锦吩咐说:“那就传旨内阁,礼部尚书李时入阁预机会,吏部左侍郎霍韬转升礼部尚书!”
此旨一下,吏部尚书李承勋就知道这肯定是皇帝和张璁商量好的,便道:“如此看来,老夫也该乞休了!”
对于李承勋而言,他还没有乞休,就是因为觉得张璁还需要他协助改革,所以才没有,如今张璁已经乞休,且荐举李时入阁,又举荐霍韬,大有让李时和霍韬将来制衡夏言的心思,而不是让自己去得罪夏言,便也就果断上本乞休。
朱厚熜也准了他的乞休。
而李承勋一走,霍韬就转升吏部尚书,同时,朱厚熜下旨让严嵩任礼部尚书。
严嵩接到自己可以任七卿的旨意后,不禁落下泪来:“陛下终于不记恨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