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太祖啊,你才是朕的榜样!(第2页)

 “母后。”朱祁镇转向帘后的太后,语气坚决,“朕意已决,此事必须严查严办!都察院、刑部,以及锦衣卫,当联合侦办此案。”

 片刻之后,太后的声音缓缓传来:“粮食乃国家之根本,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此事,便依陛下之意办理。”

 “母后,此案乃朕亲自发现。”朱祁镇躬身拜道,“朕欲多加关注,顺便也了解一下我大明的粮仓状况。”

 “陛下若想了解,自然可以。”太后语气淡淡。

 朱祁镇的嘴角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

 他故意做出卑躬屈膝之态,让大臣们看到他是如何受制于太后的。在大臣们心中,太后垂帘听政尚可接受,因为皇帝毕竟曾差点葬送了大明江山。但不能把皇帝架空了,不能让皇帝没有锻炼的机会啊。那样的话,皇帝岂不是永远没有长进?

 大臣们并不知晓太后的真正心思,而朱祁镇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开始逐步插手朝局。他暗暗留意到,今日如此大事,那于谦竟半句话都未说,这实在是不合常理。

 ……

 乾清宫。

 朱祁镇召见了三个人,分别是监察御史徐有贞,锦衣卫指挥使石彪,还有刑部郎中李贤。其实他注意李贤很久了。

 《明史》称“自三杨以来,得君无如贤者。”。李贤他后来是成华年间的内阁首辅,正君德、恤民生、进贤才、广言路、抑佞幸、却戎狄,皆他之力。

 但是,这会儿的李贤,还只是个刑部郎中,颇为默默无闻。而且,他还是从土木堡逃回来的,一直深以为耻。

 “这案子,有你们三人主办!”朱祁镇道,“肯定会遇到巨大的阻力,不过,朕会站在你们身后。”

 “遵旨!”三人齐拜。

 他又详细交代了一番,而后徐有贞和石彪退下,他叫住了李贤。对于徐有贞和石彪,可以说是自己人了。至于李贤,还得收服。

 “原德,坐下说。”朱祁镇指了指椅子,叫的是李贤的字。

 “臣不敢!”李贤明显有些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