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太后:本宫什么都愿意,只要你还朱家江山(第2页)

 他想起了那次远征漠北,满头白发的太宗皇帝依然气势逼人,年纪轻轻的皇太孙英气勃勃。

 那时候,真是美好!

 ……

 宴会散去,已经是黄昏。

 朱祁镇头脑有些昏昏的,不过还是来到了坤宁宫。

 太后换下了她的凤袍,换上她喜欢的一袭紫色长裙,秀发如瀑垂落在细腰间,肌肤的细腻白皙,凤眉明眸。

 “你大赦天下?”太后抬眼问。

 “呃,头脑一热,就做了。”朱祁镇摊摊手,“重犯肯定不在赦之列。”

 太后眼眸冷冷:“就是收买人心嘛。天下百姓更要赞你是圣君了。你何不向唐太宗那样,跟死囚也做个约定,放他们回乡,到时间再回来受死。”

 朱祁镇拿起桌子上的茶杯喝了一口。

 他的确是作秀,给自己立一个圣明仁慈的人设。比起李世民,那还差元了,李世民那才叫会作秀。

 “怎么还惹你生气了?”他抬眼看向太后。

 “我没有!”太后别过头去。

 她最近心烦意乱,尤其是这伪帝越来越得民心,得朝臣心,她就更烦。

 朱祁镇淡淡道:“我不想跟你吵,不是你叫我来过个家人的生辰吗?”

 太后愣了片刻,缓缓起身,走向后殿,声音传来:“你等会儿。”

 过了没多久,她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面出来,放到他的面前,道:“吃吧,生辰都是要吃长寿面的。”

 这下,朱祁镇愣了。他想起前世,自己每次过生日,也是要吃长寿面的。

 太后松开一缕发丝,伸手捋了下,嘴角微微含笑,一双漆黑的眸子之中泛着些许柔情:“吃啊,没毒,吃饱了有力气接着吵。”

 朱祁镇拿起筷子大口吃,咂巴了下嘴,抬头问:“有醋吗?”

 太后看着他的表情,噗嗤笑出声。

 ……

 漠北,也失八秃儿,这里是瓦剌也先的大本营。

 跟遥远的大明京城一样,这里也在举行盛大宴会

,因为也先又打了大胜仗。如今在漠北,他就是霸主。

 篝火熊熊燃烧,火光冲天,映照着周围人们的脸庞。火光之下,人们围成一圈,随着欢快的节奏,踏着鼓点,开始了热烈的舞蹈。男子们豪迈地挥舞着手臂,女子们则以轻盈的步伐旋转。

 酒香四溢,人们举杯共饮。也先坐在篝火旁的高台上,身穿华丽的战袍,不时举杯向部下致意,感谢他们的英勇与忠诚。

 “大明皇帝逃去了敦煌。”阿剌知院举着酒杯朝也先道,“大汗,我们或许可以跟关西各部联盟。”

 “跟叛逆联盟?”伯颜已经喝的面色通红,“关西各部已经背叛了祖先,我瓦剌勇士绝不与他们联盟。”他说的也没错,关西各部的首领,几乎都是当年大元贵族后裔。但是,他们投靠了大明,接受了大明皇帝的敕封。

 “与他们联盟,一起南下中原。如此,大明会两线作战,有利我们。”阿剌知院朝着也先问,“大汗,你觉得呢?这是个好机会。”

 也先的目光一直在下方那些跳舞的人身上,冷哼一声:“关西七卫,是我草原的耻辱,本汗羞与他们联盟。况且,他们才多少人马?不足挂齿。”

 阿剌知院欲言又止,最后还是没说了,拿起酒杯一饮而尽。

 伯颜见大汗拒绝了阿剌知院的提议,十分高兴的问:“大汗,我们何时南下?”

 也先眼中精芒闪亮,信心十足:“明年开春,大军南下!这一次,我们的铁蹄要横扫中原。”

 阿剌知院微微皱眉。

 也先南下,就是他留守大本营,这也是他的机会。他心中觉得也先有些过于自信了,以为成了漠北霸主,就天下无敌了?

 前段时间,他收到谍报,说有一股明军深入漠北,连战连捷,犹如入无人之境。他把这个情况禀报给也先,也先竟然丝毫不在意。在也先看来,只不过是明军探子凑巧罢了。

 “孛来。”阿剌知院朝着一个青年招手,“走,去给勇士们敬酒。”

 他起身,与孛来走向了下方的人群。两人敬了一圈酒后,站在一个角落。阿剌知院压低声音道:“与那大明伪帝的还能联络吧?”

 “能!”孛来点头,“那边有专门的锦衣卫暗卫对接我们。”

 阿剌知院面色如冰,冷冷一笑:“很好!看来,我还是得与那伪帝联盟。”

 孛来却是面色疑惑:“大人,我们没能杀了那大明皇帝,还让他逃去了敦煌。伪帝那边,肯定不会轻易与我们结盟了。”

 “他会的,因为他才是假皇帝。”阿剌知院哼一声,“只要我能帮他解决麻烦,他会乐意帮我,再说,他巴不得我们瓦剌内乱。”

 孛来点头:“那我明日就去大同,与那边的锦衣卫暗卫联络。”

 ……

 朱祁镇一早起来,头还是昏的。

 不过,他还是得去上早朝,尽管昨天是生辰,可朝廷没给他放假。上完早朝,他来到文华殿,和内阁一起,见了六科给事中。

 六科给事中的职责是: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稽察六部百司之事。只有七品,但是权力却大。尤其是执行考成法之后,六科作用就更大了。

 在考成法的执行过程中,六部和都察院把所属官员应办的事情定立期限分别登记在三本账簿上,其中一本送六科。六科根据账簿登记的内容,逐月对六部的工作进行检查,每完成一件就注销一件,未能按时完成的则必须如实申报,否则将受到论罪处罚。

 内阁控制六科、六科督察六部、六部督察地方藩臬等司及抚按官的层层督察机制,形成了一个从朝廷到地方严密的考核考绩体系。

 因为快年末了,六科得对官员有个考核评价。今天,朱祁镇和内阁,就是来把京官考核的事定一下。

 朱祁镇本不用亲身参与,但是,他要了解考成法的各个环节,所以就亲自来了。六科给事中见皇帝在,都很紧张。

 因为这份考核出来,直接影响到京官的去留。对尽职尽责、治绩显著的官员实施重奖,如赏银提俸、破格擢升;对不尽职守、不按期完成任务的官员则严加惩处,包括住俸、降俸、降级乃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