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第265章 正统帝回京,准备夺门之变


 第265章 正统帝回京,准备夺门之变

 这一日,阳光明媚。

 从大明来的商队进了伊斯坦布尔城,他们对这西域霸主奥斯曼帝国的都城十分好奇。跟着商队进城的正统皇帝一行,也被这座雄城吸引。

 伊斯坦布尔,是欧亚交通要冲,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这座城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当时由古希腊人建立,名为拜占庭。后来,罗马帝国迁都于此,改名为君士坦丁堡,并成为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前两年,奥斯曼帝国攻陷了君士坦丁堡,并将其更名为伊斯坦布尔。

 伊斯坦布尔位于欧亚大陆的交界处,是连接东西方的重要枢纽。它横跨博斯普鲁斯海峡,将亚洲和欧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伊斯坦布尔成为了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无论是陆上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都绕不开这座城市。

 “这是一座雄城啊。”正统皇帝目光扫过那高耸的城墙道,“不比我们京城差。”

 许彬眼中满是好奇,道:“陛下,我们走走看看。”

 一边的军师邬行道也赞同:“向着港口的方向走。”

 袁彬最为警惕,一直护在正统皇帝身边,他是四人中武艺最高的。四人沿着街道,朝着港口的方向慢慢逛。

 街道两旁,商铺鳞次栉比,五彩斑斓的招牌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他们从未见过如此丰富的商品,从东方的丝绸、瓷器到西方的香料、珠宝,应有尽有,仿佛整个世界的财富都汇聚于此。

 市场的角落里,艺人们展示着他们精湛的技艺,无论是制作陶瓷的匠人,还是编织地毯的师傅,他们的手艺都让人叹为观止。而那些身着华丽长袍、头戴精致头巾的奥斯曼贵族,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旅人,更是为这座城市增添了几分异国情调。

 来到城中,矗立着几座令人震撼的建筑。蓝色清真寺,以其雄伟的穹顶和六根尖塔,在阳光的照耀下,清真寺的蓝色瓷砖闪耀着迷人的光芒。

 皇宫也十分雄伟,正统皇帝驻足望着皇宫,轻叹:“这宫殿还是比不上我们的紫禁城啊。”

 “陛下,据说他们年轻的皇帝正在规划修建一座更加宏大的皇宫。”许彬道。

 正统皇帝眼中闪过羡慕。

 曾几何时,自己也很年轻,也是二十多岁,雄姿英发,想要成为天下的霸主。

 “陛下,走吧。”邬行道提醒,“这边巡城卫多,我们还是赶快去港口,找接应人。”

 ……

 伊斯坦布尔港。

 正统皇帝一行四人到了,站在边缘眺望。

 港口内,巨大的帆船和各式船只穿梭不息,宛如一片片漂浮的岛屿。这些船只来自世界各地,有的满载着香料、丝绸和珍贵的瓷器,从遥远的天竺和大明而来;有的则携带着丝绸、香料和异域的珍宝,准备启程前往西边的欧洲。

 码头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搬运工们忙碌地穿梭于船只与仓库之间,将一箱箱货物从船上卸下,又或是将货物整齐地码放在等待出发的船上。

 正统皇帝他们四人被眼前的场景震撼了,他们从未见过如海港。抬眼望去,只见港口的尽头与天际线相接,仿佛这片海港没有边际。远处的海面上,雾气渐渐散去,露出了更多的船只和更广阔的海域。

 “我们大明有这样大的港口吗?”正统皇帝问。

 许彬目光扫过:“陛下,臣听商人们说,大明的泉州港比这还要大。那边的船队,商人,比这还要多。”

 正统皇帝轻叹一声:“看来,坚持太祖的禁海是错误的,那伪帝就是胆大啊,敢贸然开海。”

 他身旁的邬行道摇了摇头:“伪帝并不是贸然开海,他是先建立了水师,平了倭寇,之后才开海。陛下,现在的大明水师很强,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都不敢惹。”

 “朕饿了。”正统皇帝打断了他的话,指了指旁边一个酒馆道,“我们去那里吃点儿,许先生,你去找接头人。”

 许彬颔首领命:“是!他们应该到了,臣看到好几个大明的商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