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妖后最后见真天子:不欠朱家(第2页)

 

妖后嘴角浮现一抹笑:“德妃!”

 

那都是你的授意吧立德妃,也算是你自己人,不立贤妃。

 

朱祁镇心中吐槽,嘴上却是道:“她们都不知道,朕想立的人,是你呢。”

 

“别瞎说。”妖后一颦一笑之间流露出一种说不出的绝美,“我是不可能的了,你我的身份,呵呵,下辈子吧。”

 

朱祁镇松开了她,道:“也对,你也不是我的女人。”

 

妖后抿了抿嘴,面色黯然:“你也未曾对我动过心。”

 

“这么聊下去,又会不欢而散了。”朱祁镇摊手。

 

妖后轻哼一声,道:“我知道,你想立贤妃,可你要想清楚,贤妃家有国公,还有个在外握着兵权的弟弟。朱家的规矩,皇帝立后,藩王选王妃,都从普通人家挑选。”

 

“不对吧太宗的皇后,可是徐达大将军的女儿。”朱祁镇道。

 

“那能一样么太宗一开始只是燕王。”妖后瞪眼。

 

朱祁镇伸了个懒腰,走向餐桌道:“朕不急立后,没准,朕这皇帝当不了多久呢你说是不是”

 

妖后冷着脸走过来,坐下:“你这么聊天,我们还是用膳吧。”

 

……

 

翌日,法海禅寺。

 

寺内,钟声悠扬,沉稳而深远,似乎能穿越时空,召唤着远方的灵魂。

 

在寺庙的正中,一座高大的祭坛已经被精心布置,其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法器:铜炉中轻烟袅袅,香火不断;庄严的佛像前,供奉着各种不同的贡品。祭坛四周,挂满了五彩经幡,随风轻轻摇曳。

 

随着一声声浑厚的梵音响起,身着袈裟的高僧们缓缓步入祭坛,他们面容肃穆,手持法器,步伐庄重。为首的是一位年岁已高、德高望重的老僧。太后娘娘,身着一袭华丽的宫服,颜色虽艳丽却不失庄重,头戴珠翠,跟在僧众之后。

 

法事正式开始,僧众们开始诵经,太后娘娘亲手点燃了一炷香,虔诚地插入香炉之中,闭目默祷,为前方阵亡的将士祈求冥福,也为大明祈求和平与安宁。

 

一个时辰后。

 

禅寺的后院,一间禅房中。太后正召见一个年轻的僧人,那僧人跪在大殿上,望着太后,眼中泪水落下,低声喊道:“母后”

 

原来这个年轻的僧人,正是正统皇帝,为了更加安全,他决然梯度,扮成一个和尚,这样在后山修行,也不会突兀,更加安全。“瘦了”太后轻叹。

 

正统皇帝摇了摇头:“儿子瘦点也好,母后不必担心,在后山修行,看着那些经书,儿子反而更心安了。”

 

“嗯,很好。”太后叹息一声道,“我会再继续谋划,你一定要让自己静下来,这件事或许需要很长的时间。”

 

正统皇帝重重点头:“儿子明白。”

 

太后眼神幽幽,淡淡道:“我再做最后的努力,就算是失败,我也不欠你们朱家的了。”

 

“辛苦母后了。”正统皇帝一拜,“是儿子无能。”

 

太后微微摇头:“你且安心,寺庙里与你接触的僧人,都是信得过的,但是,你也不要轻易下山来,哎,虽然你现在的样子和他……伪帝不像了,可总有些相似,寺里很多僧人是见过伪帝的,别出了意外。”

 

“是。”正统皇帝点头。

 

太后看着他,一一细心交代。

 

……

 

两个时辰后。

 

正统皇帝回到了寺庙的后山,这里有一个山洞,传说是当年国师姚广孝修行的地方。他站在一处山顶,望着对面雾气笼罩的山。

 

邬行道和许彬走到他身后,他们两个也都剃度了,穿着僧衣,一副僧人的样子。正统皇帝苦笑:“连累你们跟朕一起做和尚了。”

 

“做和尚好啊。”许彬一笑,“太祖爷就曾经做过游僧,国师姚广孝也是和尚。”

 

邬行道指着对面雾气下隐隐约约的山脉,道:“传说国师姚广孝学的是从天竺传来的外道,他们这一门,需要高空走索,才能到山的另一边,取得真经。当年,国师就是从这里走索,消失再对面了。”

 

“啊”正统皇帝大惊,“国师不是死了么有记载的啊。”

 

邬行道摇了摇头:“那是陛下命令下的记载,实际上,世人并不知道国师是死了,还是涅槃而去了。”

 

“军师,你信”正统皇帝问。

 

邬行道朗声一笑:“陛下,你信么”

 

正统皇帝果断的摇头:“我是不信的,子不语怪力乱神啊。”

 

“那陛下就别信。”邬行道笑,“回头,臣也试试走索。”

 

三人聊了会儿,回到了那山洞。里面很大,很宽,也有一间小屋子,各种设施齐全,毕竟当年姚广孝也是在这里修行的。

 

“这里,还有当年留下的真经。”邬行道眼中精光闪过,“以后我们倒是可以研究一下。”

 

正统皇帝似乎也不再忧愁,道:“好啊,现在是和尚了,自然要学佛。”

 

……

 

夜幕降临,长春宫。

 

朱祁镇进来,先逗逗儿子朱见洋,而后宫女把朱见洋带了下去,大殿上只剩下他和贤妃。

 

她穿着一袭端庄的宫裙,优雅的姿态,纤纤玉指交叠在小腹,是越来越有皇后的气派了。朱祁镇温柔的拥着她,有那么一点点心虚,因为太后那边想立德妃为后,他还不知道能不能阻止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