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伪帝杀真天子,妖后彻底崩溃(第2页)
丁秀眉头紧皱:“我能理解他们,毕竟都是太宗,先帝时期的老臣,可陛下就不一定能理解了。”
他抬头望着夜空,那轮弯月似乎成了血色。
……
翌日,早朝。
工部尚书高谷禀报了目前修路的进展情况,在前方的工部侍郎王昊递来了折子,又申请一大批物料。
朱祁镇全部准奏,沉声道:“西域打仗,兵败了,会有军法处置。高谷啊,你告诉王昊,如果工程不能如期完成,朕拿他试问。”
“遵旨!”高谷十分自信,“陛下,臣是工部尚书,若是完不成,连臣一并处置。”
朱祁镇十分满意:“很好,朕要的就是你们这股自信劲儿。”
朝堂气氛温和了不少,朝臣们也都不提于谦,商辂他们被放出来的事。忠国公石亨站出来禀奏,关于西域的战事。
“陛下,帖木儿帝国残余势力已经不足为患。”石亨道,“杨贵芳在葱岭又打了大胜仗,很快就会与曹钦在撒马尔罕会师,接着,他们会继续西进,进攻黑羊王朝。”
泾国公陈懋接话道:“黑羊王朝肯定挡不住的我们。我们现在要准备与奥斯曼帝国正面对上了,这个才是大患。”
“老国公一语中的。”朱祁镇朗声笑道,“最后,是我们与奥斯曼帝国争夺霸主。朕了解过了,奥斯曼帝国可不比我们差,也有着强大的火器,会是个恐怖的对手。”
石亨拍拍胸脯,自信道:“陛下,我们的洪武火枪和洪武炮,肯定比他们的强大。当然,我们不能小觑,得提前准备。”
朱祁镇拧了拧眉。
打仗,情报最重要,这会儿和奥斯曼帝国还是盟友,先派谍子过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兵部和五军都督府上个折子上来。”他沉声道,“与奥斯曼决裂前,我们该做好什么样的准备。”
“遵旨。”石亨领命。
于谦现在被免,石亨总领在京的军务。
……
下朝后,乾清宫。
朱祁镇召开小朝会,议定了一些政务细节,让内阁去执行。
所有大臣都退下后,他开始快速批折子。一边批一边吐槽,皇帝也是个牛马,每天都得干活。他想着怎么去改变,古来多少帝王,一旦放出这项权利,要么皇权旁落要么被架空啊。
太祖朱八八废除丞相,不就是为了集中皇权么可这活儿也太累人了,谁也不能跟劳模朱八八比啊。
“陛下,这是新送来的折子,直接送到司礼监的。”曹吉祥端着一摞折子过来。
奏折主要分为两种:题本和奏本。题本多用于报告例行公事,如财政的收入支出、军营的管理操练等,而奏本则是以个人名义通过官员直接递给管门官员,再由管门官员传递给皇上,用于禀报重要事务或提出建议。奏本在皇上没看之前,不会公开,也不会交由六科廊坊抄录登记。
奏折传递程序相对复杂,主要经过以下几个环节:
撰写与呈递:大臣首先需要撰写奏折,然后根据奏折的性质(政治、军事、监察等)选择相应的呈递途径。
通政司检查:所有来自京内外的题本,须经通政使司先检查是否合乎规定。
内阁票拟:经过通政司检查的题本,会呈交内阁。内阁会对题本提出处理意见,这一过程称为“票拟”。
皇帝御批:内阁票拟后的题本,会上呈皇帝御批。皇帝会根据自己的判断和内阁的意见,对题本作出最终裁决。
但是,有些特殊,比如皇帝给一些个大臣直奏的权力,他们的折子会直送司礼监,司礼监递给皇帝。
这些折子,肯定优先处理。朱祁镇拿起曹吉祥递过来的折子,打开第一本就是宁荣荣的。她在折子中讲了东瀛当前的状况,半个字都没有提夕瑶之死。另一本折子是白无起的,他折子中说的也是东瀛目前的形势,和宁荣荣说的差不多。
细川胜元与山名持丰之间的对立激化,双方已经开始集结兵力,大战一触即发。宁荣荣已经做足了准备,趁东瀛朝野大乱,开脱地盘。
“目前宁荣荣还在可控中。”朱祁镇自言自语。
他提起笔,写了一封回信。
用宁荣荣去牵制住东瀛,到时候大明无敌舰队现世,也不怕她不听话了。
……
“陛下,锦衣卫镇抚使丁秀求见。”曹吉祥进来禀报。
朱祁镇把信递给曹吉祥道:“东瀛的信,尽快递出去。”
“是。”曹吉祥领了信,退了出去。
很快,丁秀上殿来,参拜之后,禀报:“陛下,这些天朝中许多老臣都悄悄去法海禅寺磕头了,其中包括英国公,户部尚书陈循,工部尚书高谷。”
朱祁镇眸光瞬间锐利,杀机闪过。
丁秀详细讲了所见,那些老臣多数是在禅寺的后门,跪在门前朝着里面磕头,嘴里小声说着什么,太远,听不见。
但是,看上去,他们面色悲伤,有的甚至落泪。有些胆子大的大臣,公然在前门磕拜,场面颇为感人,伏地痛哭。
“还真是忠心啊。”朱祁镇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陛下!”丁秀拜道,“要不要抓人抓一批,就不会有人敢去了。”
朱祁镇摆摆手:“不急,再等等呗。于谦,商辂他们被放了后,在府中有什么动静吗”
“去法海禅寺磕头的一些个大臣,去拜访了于谦和商辂。”丁秀皱眉,“但是,于谦和商辂他们没有出门过。”
朱祁镇眼中杀机又起:“继续盯着,朕要看看,会有多少人向着那正统帝。”
“遵旨。”丁秀退了出去。
朱祁镇坐在御椅上,眼中杀气不时闪过。
他没想到会有这么多大臣去拜那正统帝,当中还有两个尚书。
“他们还是认为正统是朱家正统啊。”他握紧了双拳。
这时,曹吉祥又进来,拜道:“陛下,泾国公陈懋,户部尚书陈循求见。”
“宣。”朱祁镇收回心神。
很快。泾国公陈懋和户部尚书陈循上殿来了。一头白发的陈懋,走起路来,也是略显蹒跚。陈循夜市头发斑白了,精神头还不错。
“参见陛下。”两人都是恭敬的拜。
“平身。”朱祁镇含笑抬手,“你们两怎么联袂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