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竞争对手;可乐;没文化(求订阅!)
(15k,求订阅!)
秘密嘛,是人都有,而且十有六七都干过阴暗的事。
只不过大部分人把这些事藏得很深,如果不是特殊情况,一辈子也不会让人知道。
所以雷克也不打算去探究,只要不是背地里给自己下套,他才不在乎罗伯特有什么秘密呢。
再说了,在他看来,无非也就男女那点事。
英国这帮贵族大老爷,就没有几个纯爱战士,一生没有几个情人,都不好意思当贵族。
最近格拉斯哥很热闹,一来因为伦河工厂在格拉斯哥招工,几乎每天都有几十人在办理入职。
因为生产压力太大了,只能不停的堆人手。
虽然南希给雷克提出了改进方案,但他还没有决定,尤其在现在这个需要大肆抢占市场的时候,决不能有差错。
与其冒进,还是稳定更重要。
海军刚刚下了5000万的单子,加上德国和法国的单子,以及陆军和本土市场的需求,工厂的生产计划早就排到年底了
而且是一天二十四小时的计划。
也就是说,理论上伦河工厂的生产线到年底为止,都不会停下哪怕一秒钟。
当然,这只是理论上,就算是机器也需要停下检修,但最多也就是几个月一次罢了。
即便如此,雷克还是不满足,因为他知道现在的出货量远远没达到巅峰。
他现在也就在英法德三国市场占了大头,还不算世界上其他地区,根本算不上垄断。
尤其是最近,公司已经注意到,市面上有同类型的产品出现了。
只不过味道和含肉量都没法和伦河的产品相抗衡,但架不住这些山寨货价格便宜啊。
不管什么时候,便宜都是王道。
后世pdd为什么大行其道?
就是因为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差不多质量的东西,你卖5块,我卖3块5,我就能比你卖的多!
而那些有钱的消费者,从头到尾也不会把目光放在这个价位上,人家买的是五十一百的商品。
就像现在,伦河这个品牌的午餐肉确实是标杆产品,也是市场上被消费者公认的好货,轻易不会变。
但对于那些连七八便士都消费不起的人来说,如果出现一款两三便士的午餐肉,他们会不会抢购?
虽然淀粉多了些,味道也不算好,但至少可以满足一下吃肉的欲望,这不足够了?
本来他们也买不起贵的午餐肉,有便宜的吃,肯定不会放过。
最关键的是,山寨午餐肉的厂家还不是小作坊,而是大型食品公司,他们有足够的生产潜力,进行大规模铺货。
现在还处于试探阶段,一是试探伦河工厂的反应,二是试探市场的反应。
一旦反馈良好,大批量铺货就是几天的事。
这也正常,都是做生意的,看见别人有赚钱的路子,那肯定要跟风啊。
脸面哪有英镑重要?
雷克让人去市场上买了几款竞争对手的产品,他亲自品尝了一下,味道确实不敢恭维,但不得不说,也确实可以当肉来吃。
这些竞争对手的产品要么咸,要么淀粉含量高达90%以上,要么干脆就没用好肉。
后两者就不提了,没办法给伦河午餐肉带来冲击,咸的那款,令雷克稍稍提高了警惕。
因为那款叫做‘山姆午餐肉’的产品,在制作工艺上已经很接近伦河工厂的产品了。
只不过味道差了些,做的咸了些。
可做的咸也有好处,能够下饭啊。
社会底层出苦力的人,忙活一天回到家,来上这么半罐午餐肉,能比平常多吃几个煮土豆。
不过这个山姆的品牌挺聪明,选择了小规格包装,价格也便宜,4便士一罐,有时候遇见打折,7便士可以买两罐。
明摆着就是不想跟伦河午餐肉正面竞争,选择了避其锋芒,面向不同的市场。
雷克尝完之后,把南希叫了过来,指着‘山姆午餐肉’说,查查这款午餐肉的生产方。
“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
雷克咂了咂嘴,灌了两口水,确实太咸了,空嘴吃受不鸟。
“我觉得这款午餐肉跟咱们的生产工艺很像。”
他倒不是认定对方抄袭,午餐肉本来也不是什么高科技,但凡有点经验的都能研究明白。
但生产工艺肯定是不一样的!
而雷克觉得‘山姆午餐肉’的生产工艺跟伦河太像了,抛开味道
,那种口感相似度达到80%了。
另外两款一吃就不是类似的生产工艺,当然也有淀粉含量太多有一定关系。
“你担心有人泄密?”南希脸色不太好看,她刚刚上任,下面人就给她整活,这是不让她好过啊。
“按理说不至于,再说这也没什么秘密可言,但我就是觉得太像了,如果是我们工厂出去的人自己创业,倒是能理解,但显然不是。”
南希明白雷克的意思了:
“好的,我会尽快查清楚。”
“尽快吧~”
“那我们要不要打一波价格战?把他们逼死?”
“没必要,总得给自己培养几个竞争对手,免得被人控诉垄断。”
确实没必要,目前市面上这几款相似产品,都不会对伦河午餐肉的销量造成冲击。
把他们逼死了,对自己也没什么好处。
“明白了~”
“另外,也适当的可以增加些其它类型产品。”
南希苦笑:
“在梅德斯通的时候,研发部门就一直在研究,但目前还没有合适的成果。”
雷克眉头一紧:
“给他们上点压力吧,如果一个月内再不出成果,负责人自己带头滚蛋。”
南希心头一紧,这个时候她也不敢触雷克的眉头:
“是,我知道了。”
其实雷克最想做的是可口可乐,但他还是晚了一步,现在可口可乐都风靡全球了,他就算想喝汤...
不对,想喝汤还是可以的,雷克好像没听说英国本土有可口可乐的经销商,一直是从丑国本土发过来的货。
要是可以说服可口可乐总部把英国甚至欧洲的经销权交给自己,以后还用愁没钱花?
至于他们会不会同意,雷克并不担心,别忘了,他手里也有午餐肉在丑国的经销商没给出去呢。
他相信可口可乐公司不会看不到午餐肉的价值。
但一想到可口可乐靠着个破秘方忽悠了全球一个多世纪,他就忍不住泛酸,这钱要是他的该多好。
但凡这玩意有点技术含量,他都不至于这么算。
事实上,可口可乐就是科技与狠活的集大成者。
19世纪80年代的丑国,当时,正迎来了南北战争之后的大繁荣,整个社会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程,丑国逐渐从农业社会转型成为工业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也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健康。
可是,医学的发展却没有跟上步伐,不仅医生数量很少,医疗水平也很低。
于是,一些商人就抓住这个巨大的市场机遇,纷纷推出所谓包治百病的“秘方药”。
这其中,就有可口可乐。
亚特兰大的一位叫约翰·彭伯顿的药剂师,通过一篇文章发现了一种长在南美洲的神奇植物——古柯。
文章的作者说,他在咀嚼了古柯叶之后,一口气爬上了3224英尺高的山,不仅不累不饿,甚至感觉很轻松。
接下来几年,古柯成了医药界的一匹黑马,人们发现它既可以让人精神振奋,又可以促进消化,还能治疗鸦片毒瘾。
发现古柯的神奇魔力之后,彭伯顿灵机一动,把古柯叶和产自非洲热带的可乐果加进酒里。
这酒啊,人喝下去之后,不但不会晕乎乎,反而特别有精神。
实际上,古柯含有可卡因,而可乐果含有咖啡因,两样东西加在一块,这酒简直就是兴奋剂啊。
可口可乐的英文名Coca-Cola,就是由这两种植物的英文名组合而成。
然而好景不长,到了1880年代中期,美国颁布了禁酒令,全国上下都不准喝酒、卖酒,亚特兰大更是成了禁酒令的重点管制城市。
这么一来,古柯酒的生意自然就做不下去了。
彭伯顿只好想办法把酒精成分给去掉,可是这样做出来的味道特别难喝。
那就加点天然水果香精吧,但还是太苦,于是他又加糖,甜倒是甜了,就是腻得人恶心,他就又加了点柠檬酸……
来回倒腾了不知道多少次,最后反正是东搞搞西搞搞,直到研制出可口可乐糖浆的配方。
就这样,冷饮店从彭伯顿那儿买来可口可乐糖浆,跟苏打水混合,再放进冰柜冷藏,就成了一杯清凉解暑的可口可乐。
这种饮料不仅便宜,5美分就能买到一大杯,还有药用功效:能提神、治疗消化不良,据说多喝还能延年益寿。
这么好的东西,自然大受欢迎。
很快,可口可乐成了亚特兰大市民都爱喝的保健饮料。
后来彭伯顿跟一个叫弗兰克·鲁滨逊的人一起,合伙开了一家公司。
这俩人一个主内一个主外:彭伯顿负责研制配方、生产糖浆,鲁滨逊则负责联系冷饮店,销售可口可乐。
不过彭伯顿使了个心眼儿,他没有把可口可乐配方的专利权放在合伙公司,而是偷偷留在了自己名下。
还在1887年的时候,他就背着鲁滨逊卖掉了三分之二的配方所有权。
当时有一个卖秘方药的商人,叫阿萨·坎德勒,他在尝过可口可乐以后,觉得味道很不错,就想出钱把这门生意买下来自己经营。
他先是从当初那几个买家手里,买来了三分之二的配方所有权。
然后又想办法从已经命不久矣的彭伯顿那儿,买来了剩余的配方所有权。
不过据说,当时合同上彭伯顿的签名是他儿子伪造的。
就这样,坎德勒拿下了整个配方,并创立了可口可乐公司。
可是这下,官司纷纷找上门了:鲁滨逊觉得彭伯顿没有私自出售配方的权力。
而彭伯顿死后,他的遗孀也觉得是坎德勒用花言巧语骗了自己的儿子,仅用300美元就拿下了这份价值连城的配方。
为了解决配方所有权的争议,坎德勒安抚好彭伯顿的遗孀。
承诺公司赚了钱给她买大房子,又把鲁滨逊招揽到了自己的公司当合伙人,还对配方进行了修改,来跟其他假冒的可口可乐区分开来。
修改后的配方严格保密,只有坎德勒和鲁滨逊知道,而且没有任何的书面记录。
工厂收到的原材料也没有物质名称,只有数字编号。
接着,坎德勒开始把可口可乐的渠道铺向整个丑国。
他把商业人士和专业类工作的人士作为最主要的销售对象,因为这些人一般工作都很忙,刚好可口可乐可以帮他们提神醒脑,肯定会很受欢迎。
另一方面,为了激发冷饮店老板的积极性,坎德勒还制定了奖励政策,约定好卖出多少饮料就给他们一定比例的回扣。
在这种双管齐下的策略下,可口可乐的销量每年都能翻两三倍。
到这个时候,可口可乐还是只能在冷饮店里现买现喝的饮料,很不方便。
有两个年轻人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本杰明·托马斯和约瑟夫·怀海特到可口可乐公司拜访坎德勒,跟他建议卖瓶装的可口可乐。
这样不仅能长时间保留里面的气泡,还能让人们随时随地想喝就喝。
按说这主意很不错,可是坎德勒觉得,不就是变成瓶装嘛,能有什么商业前途?
但既然你们两个年轻人想试试,我就给个机会吧,反正如果做成了我也能跟着赚一点,做不成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于是,坎德勒没多想就签了一份合同,让托马斯和怀海特象征性地出了1美元,拿到了瓶装可口可乐的销售权,甚至连有效期都没规定。
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托马斯和怀海特把瓶装销售权分散给了大大小小的厂商。
可口可乐公司后来意识到自己亏大了,先后花了几百万美元,才陆陆续续把大部分瓶装权收了回来。
不过,也恰恰是这份合同,让可口可乐阴差阳错地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特许经销系统。
瓶装的可口可乐走进了没有冷饮柜的乡村,真正成了“全民饮料”。
可俗话说“树大招风”,可口可乐流行到大街小巷,麻烦也随之而来。
一方面,市场上的冒牌货越来越多,还都打着“可口可乐”的名号。
你要是告他商标侵权,反而很可能败诉,谁让“可口可乐”就是两种原料的名字呢?
对方可以说他们的饮料里也有这两种成分,所以也能叫“可口可乐”。
没办法,瓶装商们设计了一种中间有凹槽的新瓶子,并且给瓶子的外形申请了专利,让人们认准真正的可口可乐。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指责可口可乐,说他们的饮料喝了上瘾。
从药理学的观点来说,这并不是空穴来风,毕竟古柯叶所含的可卡因确实可能导致成瘾。
可口可乐公司当然清楚这一点,但他们没有公开回应。
而是偷偷把可卡因成分去掉,再对外宣称自己的饮料一直都是经过处理的,从来不含可卡因,保证不上瘾。
然而麻烦事儿还没完,后来可口可乐
公司用20美分一磅的价格从古巴进口了好几吨白糖,可刚付了钱,糖价唰一下跌到了5美分一磅。
原料降价了,其他饮料也跟着降价,但可口可乐买糖亏了钱,为了维持运营,可口可乐涨价了,结果是,销售量大大下滑。
在各种内忧外患当中,可口可乐的股价自然很不给力,一路暴跌。
后来为了挽回投资损失,公司一个大股东的儿子,罗伯特·伍德拉夫出任董事长,这一当就是好几十年。
也正是他让可口可乐真正进入了“黄金时代”。
跟坎德勒不一样,伍德拉夫看到了瓶装可口可乐巨大的商业潜力,并决心把瓶装商规范起来,维护好可口可乐的品牌形象。
他向瓶装商们大力宣传标准化的理念,把糖浆和苏打水的比例严格地限制在1:8。
他还特别强调工厂车间的卫生状况,保证生产场地干净整洁。
除了抓好本土的市场,伍德拉夫还积极开拓国际业务。
为此,他专门请化学家们把可口可乐糖浆进一步浓缩制成粉末,让跨国运输更加方便。
也是这个时候,大概是20世纪30年代,可口可乐第一家海外子公司在英国开业。
而现在,雷克完全可以从托马斯和怀海特这两个小子手里弄到可口可乐的瓶装销售权,甚至更进一步的生产权也不是没可能。
只能说,这个时代,很多商业大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期间付出过不少学费。
雷克要是不抓住这个机会,可口可乐这块大蛋糕,以后就彻底轮不到他吃了。
不行,必须得加快速度!
雷克当即给唐纳德律师打电话,让他联系丑国那边,还特意点出了托马斯和怀海特的名字。
不管花费多大代价,尽可能让可口可乐在英国落地。
如果能用钱解决这件事自然再好不过,实在不行,还可以用午餐肉的北美经销权来交换。
合作嘛,自然要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