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愈发烦躁;傲慢偏见;新线索(求订阅!)(第2页)
之后的见面更是处处带着偏见,将达西曲解为一个不近人情的傲慢公子哥。
认识了彬格莱一家后,漂亮温柔的姐姐吉英很讨他们的欢心,被邀请到彬格莱家里做客。
因为淋了大雨生了一场大病,无法返回家里,只得留在彬格莱家里休养。
伊丽莎白担心姐姐,就彬格莱家里照顾吉英,去照顾姐姐的伊丽莎白和常住彬格莱家的达西有了短暂相处的机会。
不善表达的达西,总是难以抑制的表现出对伊丽莎白的关注。
而他不同寻常的关注被伊丽莎白误认为达西是在找机会戏耍她,再加上前几次在舞会上留下的不好印象,使得伊丽莎白对达西总是恶言相对。
达西一方面控制不住内心对伊丽莎白产生的情愫,一面为了所谓的门第悬殊在刻意的克制感情。
因为两不相知,使得两人在误会中走的越来越远。
后来军队驻扎在浪博恩附近的小镇上,伊丽莎白认识了幽默风趣的韦翰。
从韦翰的口中伊丽莎白得知了韦翰和达西之间发生的一些事情的始末。
使得达西在伊丽莎白心中的印象再一次恶化,从前他认为达西只是一个高傲的公子哥。
如今达西在她心中变成了一个十恶不赦,违背道义的坏家伙。
再加上达西破坏了吉英和彬格莱的良缘,伊丽莎白对达西的这些“所作所为”产生了嫉妒厌恶和痛恨的感觉。
当达西抑制不住心中感情向伊丽莎白表白时,伊丽莎白不但没有给达西好脸色,还把自己心中所有的愤怒都宣泄在达西身上。
达西只能失望而归,伊丽莎白还因为出了口恶气洋洋得意好一阵子。
两个拥有同样高度的思想和同样深度的灵魂的人,在感情上迟迟无法更进一步,甚至不知不觉结下了怨。
究
其原因是因为一个放不下面子,一个看不清事实。
达西出生在富裕家庭,家财万贯,无数富家小姐为他痴心守候。
姨妈凯瑟琳一直盼望着达西能够与自己的女儿结为良配,彬格莱小姐一直对达西青睐有加。
无论达西走到哪里,他都会因为自己那丰厚的家底而受到尊敬。
因此达西从来无须为了得到什么而屈尊降贵,从资产和个人修养方面来说,达西有自己傲慢的资本。
伊丽莎白出生在小镇上,虽然家里不算贫穷,但是她除了能从书本上增长见识之外,没有其他的途径让自己变成一个能够看懂人性的通透女子。
一次伊丽莎白去看望自己的好朋友夏洛蒂,被凯瑟琳夫人邀请到家里做客。
凯瑟琳夫人问到伊丽莎白的教育时,伊丽莎白坦言她的姐妹们没有请过家庭教师,也没有专门的学习过各种艺术。
由此可见,伊丽莎白的生活环境太狭小,因此导致她看人片面,无法看透一个人的本质。
达西在表白被拒后,给伊丽莎白留了一封信,说明了他与韦翰恩怨的原委以及干扰吉英彬格莱婚姻的始末。
为了不让伊丽莎白反感,达西选择了不告而别,骑马离开了姨妈家,留下了内心矛盾的伊丽莎白。
伊丽莎白从达西的信中看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她反复咀嚼手中的信,不断回想与达西相处的细节,不断的分析韦翰的种种行为。
最后得知自己一直以自己的判断力去给达西下定义,使得自己误会了一个慷慨正直的好人,伊丽莎白内心十分自责。
当误会揭开,两人发现自己内心都牵挂着彼此,伊丽莎白慢慢打开心结,放下偏见去重新审视达西的好。
达西也开始一点点改变自己,不再傲慢,试着去接受伊丽莎白和她的一切(包括她的家人)。
后来的同名电影中有一个很搞笑的画面——“达西与彬格莱为了得到自己心上人的芳心,两人在伊丽莎白家旁边的小河边演习求婚画面”。
在这个画面中,丝毫看不出达西的高傲,能看出来的是一个陷入爱情中的青年,面对爱情时的悸动和不知所措,可贵的是达西在一步步的向前进。
与此同时,当初发誓不会嫁给达西的伊丽莎白,在误会被解开后也开始期盼着与达西的爱情能够萌芽。
吉英为了追求爱情远赴伦敦,寄住于舅妈家,伊丽莎白因为担心吉英,也随后去了伦敦。
见到舅舅舅妈后,伊丽莎白和两位长辈一起到达西的家里去参观。
听着仆人和佃户们对达西的极高评价,伊丽莎白对自己以往对达西的偏见和恶意感到十分内疚。
原本计划好归程时间的达西,突然提前一天回到了家里,伊丽莎白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遇到了达西,张皇失措中显现出了她对达西强烈的爱意。
两人互诉衷肠,把以往的种种误会全部摊开来讲。
真相大白后,两人的内心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释放和坦然,爱情的种子悄悄的在他们心中发芽。
达西迫不及待的把自己最爱的妹妹介绍给伊丽莎白,并且放下了以往的身段去和伊丽莎白的亲人相处。
伊丽莎白也越来越欣赏这个不善言辞却善良慷慨的真男人。
原本伊丽莎白放不下自己内心的门第之差,不愿别人误解她为了攀高枝而故意接近达西。
所以伊丽莎白一直克制着自己内心的情感,奈何上天不给她选择沉默的机会。
达西的姨妈凯瑟琳气势汹汹的来到伊丽莎白家里,对伊丽莎白及她的家人一番侮辱谩骂。
在不经意间透露出达西对伊丽莎白的情感,间接的促成了两人的姻缘。
伊丽莎白终于放下心结,达西也不在意伊丽莎白的家世,并且极力的帮助自己心爱的女人解决难题。
两人终于在一个美好的清晨拥吻在一起,开始了美好爱情之旅。
说到门当户对,这是一个贯穿古今中外的热门话题。
在婚姻中门当户对显得极其重要,每个人都知道面对婚姻应该选一个与自己门当户对、势均力敌的伴侣。
选择配偶不是一股脑热就选择,一般不会被感情完全控制,会考虑伴偶对自己及以后的家庭的帮助。
相比男人,女人不太容易被男性的外貌所吸引;
相比身材普通,脸蛋漂亮,男人更喜欢身材诱人,脸蛋普通的异性,女人更偏爱容貌端正,比自己年龄略大,略高大强壮的男人。
绝大多数男人和女人会
爱上与自己同种族、同社会阶层、同信仰、同教育和经济背景。
在外貌特征、智力水平、政治态度、人生愿景、价值观、兴趣爱好以及社交和沟通技巧等方面也与自己相似的人。
所谓三观也就是如此。
在《傲慢与偏见》中,达西与伊丽莎白的婚姻看似是王子爱上灰姑娘,历经坎坷结为夫妻幸福共度一生的故事,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达西对自己的另一半有着极高的要求,不仅仅是简单的外表美丽就能满足达西的择偶观。
在一次谈话中达西曾坦言自己对一个自己欣赏的女子的标准:
她必须在仪表和步态、说话的声调、谈吐和表达方面,具备高雅和独到之处。
她必须具有很高的素养,而这惟有通过广泛的阅读,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
在与伊丽莎白多次的交流中,达西发现她就是这样的一个独立思考,喜欢阅读的姑娘,于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伊丽莎白对配偶的选择标准亦是如此,她不在意金钱或是容貌的诱惑,这一点从她处理与柯林斯和韦翰的感情中可以看得出。
在她的众多追求者中,那个一直被误会的达西才是她真正的灵魂伴侣。
好在最后他们都没有错过彼此,走到了一起,成为了幸福的一对璧人。
伊丽莎白和达西的婚后生活很幸福,低门高嫁的伊丽莎白在达西的大家庭中并没有显示出小门户的气息。
相反她用自己最大的包容去爱屋及乌,照顾好达西的每一位亲人。
两人的爱情也一直甜蜜,两人一起做着喜欢的事,有聊不完的话题。
伊丽莎白与达西之所以这么幸福,一个原因是因为达西足够富有,两人无需为生活奔波,少了贫贱夫妻百事哀的那份愁苦。
而真正使这段婚姻幸福的是两个人的势均力敌,他们的家庭贫富差距很大。
但从这方面来看,伊丽莎白与达西不可能结为良配,但是他们抛却了门第之见,勇敢的选择了内心所向。
两人的思想层次和价值观相互契合,使得这段婚姻能够在时间的流逝和外界的施压下变得越来越牢固。
通过与凯洛琳的交流,雷克发现她确实对这本书有着很深入的了解,绝对不是只知道个书名那么简单。
这方面,凯洛琳绝对称得上业界良心。
至少比起后世某些可能只看过《红楼梦》这个书名,就敢演林黛玉的演员强多了。
说着说着,凯洛琳直接演了起来,看的雷克一阵口干舌燥,娘的,圣费尔南多谷都不敢这么拍。
“傲慢让别人无法爱上我,偏见让我无法爱上别人。”
凯洛琳念出台词,同时,这也是小说的经典语录。
这句经典爱情语录,出自奥斯丁的著名小说《傲慢与偏见》。
仅仅一句话,凯洛琳就演出了小女孩对于爱情的向往,以及成熟女人的清醒这两种感觉。
但雷克跟凯洛琳的感受完全不同,可能他看待问题比较阴暗吧。
在他看来小说中的人物可以粗略地分成两类:有钱的与没钱的。
凡是有钱的都是既富有又正派,例如达西与宾利;
没钱的则是既穷又猥琐,例如柯林斯与威克姆。
作者并没有在暗示金钱万能,金钱之下没有罪恶。
很多仇富论者、阴谋论者都会狭隘地将金钱等同于罪恶。
但是奥斯汀却在说明一个真相:有钱人能拥有更多的资源,接受更好的教育,从而比穷人眼界更开阔,见识更深远,品格更高尚。
而婚恋问题不仅是个人问题,更是个社会问题。
在那个年代,人们对金钱的追逐近乎疯魔。
金钱成了衡量婚姻的标尺。
小说开头就写道:
“有钱的单身汉总要娶位太太,这是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其中调侃味道十足。
伊丽莎白与达西,简与宾利的婚姻,也是不乏金钱的计较。
更不要说其他。
书中极力刻画了两位滑稽人物:柯林斯与贝内特太太。
贝内特太太一辈子的事业就是嫁女儿。
当时英国有限定性继承法:没有儿子的家庭,房产得由亲戚来继承。
贝内特太太要比贝内特先生年轻将近二十岁,所以不出意外,贝内特先生死后,他的妻子女儿将居无定所。
所以,贝内特太太只能将后半生的希望寄托在女儿的婚事上。
每当有条件好的适婚者,贝内特太太就会不顾一切地往前冲。
但是,她智力贫乏又孤陋寡闻,所以经常会闹出让人不耻的笑话。
因为急于嫁女,贝内特允许所有女儿都外出交际,这也是不符合社会要求的。
于是,贝内特一家也成了上流社会眼中的异类。
达西之所以纠结对伊丽莎白的爱,很大程度上是厌恶贝内特太太的言行。
金钱营造的环境或许不是完全美好,但是在很大程度是能塑造一个人的品格,影响一个人的审美趣味。
与贝内特太太不同,柯林斯是一个集自卑与自负于一身的蠢货。
“父亲的严厉管教使他养成了唯唯诺诺的习气,但是这种习气如今又给大大抵消了。
因为他本来就是个蠢才,一下子过上了悠闲生活,难免会飘飘然起来,何况年纪轻轻就发了意外之财,自然越发自命不凡。”
柯林斯是一个小丑。
他在金主德布尔夫人大气都不敢出,卑躬屈膝,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
而在地位不如自己的人面前又自命不凡。
书中描写了很多他荒诞不羁的言行。
当他知道达西是凯瑟琳夫人的外甥时,于是,他赶紧要往上凑。
达西只是礼貌地敷衍,柯林斯丝毫不在意达西难掩的厌恶之情,仍然不停地丢丑卖乖。
“柯林斯没有气馁,他还照旧开口。”
达西走开后,他还要在伊丽莎白面前炫耀。
“达西先生见我拜见他,好像感到十分高兴。他极端客气地回答了我的问候,甚至还恭维我说,他十分佩服凯瑟琳夫人的眼力,相信她决不会错爱什么人。”
相比柯林斯的无聊庸俗,威克姆则是贪婪恶劣。
威克姆和达西从小一起长大,但是性格迥异,追求也是天壤之别。
威克姆英俊潇洒,且机灵乖巧,擅长察言观色。
他将所有的聪明都用在了享乐与算计上。
作者将威克姆塑造成一个天性就是浪荡恶劣的花花公子。
威克姆代表了社会上妄想通过卑鄙的手段来达到向上爬的底层青年。
贵族与底层之间永远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穷人中不乏善良可爱之人,但见识与目光短浅也同样不可忽视。
尤其到了现代,寒门贵子越来越稀少。
贝内特先生有五个女儿,但是他最偏爱伊丽莎白,对其他四个女儿非常冷淡。
对相伴三十年的妻子也很厌烦。
最小的女儿莉迪亚与威克姆私奔成了一大丑闻。
如果不是达西力挽狂澜,贝内特家的四个女儿是很难嫁出去的。
造成内贝特一家成为笑柄的罪魁祸首,就是贝内特先生的不作为。
年轻时候读他,觉得这位父亲淡定从容,不像贝内特夫人上窜小跳,聒噪烦人。
中年之后读他,才发现一个不作为,对妻子冷嘲热讽的男人,是多么可怕。
“假若伊丽莎白只根据自家的情形来看问题,她决不会认为婚姻有多幸福,家庭有多舒适。·”
贝内特太太年轻时候,也是一位大美人。
贝内特先生也是被她的美貌所吸引,匆忙地进入了婚姻。
“父亲当年因为贪恋青春美貌,贪恋青春美貌通常赋予的表面上的善气迎人,因而娶了一个智力贫乏而又心胸狭窄的女人。
致使结婚不久,便终结了对她的一片真情,夫妇之间的相互敬重和相互信任,早已荡然无存。”
夫妻两人在一起过了三十年,也貌合神离了三十年。
贝内特先生整日躲在书房读书,贝内特太太操持家务和焦虑女儿们的婚配。
当贝内特太太得知有一个条件很好的公子从大城市来,焦虑兴奋又期待。
她央求贝内特先生去拜访,这样她们才有机会见面。
贝内特先生明明已经去过了,可他偏偏要戏弄妻子,故意看她着急上火。
“贝内特先生是个古怪人,一方面乖觉诙谐,好挖苦人,另一方面又不苟言笑,变幻莫测,他太太积二十三年之经验,还摸不透他的性格。”
夫妻在智力与见识上的不匹配,致使夫妻感情日渐冷淡,同时也让女儿们找不到家庭的归属感。
大女儿简美丽大方,心地善良却没有判断能力,极力维持自尊不敢轻易表露感情,差点就错失良缘。
二女儿伊丽莎白深得父亲宠爱,聪明善于观察却冲动自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