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书屋剧团的主人(10k)(第3页)
“除了冉阿让,你还喜欢这部作品中的哪个角色?”
雷克就像后世对名人进行访谈的主持人,再次抛出问题。
“oh,那可太多了,比如‘g老贼’g只是一个代表,连个正式的名字都没有。
他一出场就是死亡的那天,他残疾、离群索居,是一个能在死前对着夕阳露出微笑的老政治家。
温和的话语,安详的面容、静和的心态,哪里像是经历过有投票权能将路易十六送上断头台的人。
雨果通过他的口说出了法兰西革命的不全面性、不彻底性,平民受苦的更长久,愚昧是人类的暴君,只有知识才是真正的权利等观点。
但法兰西革命是基督诞生以来,人类向前走的最有力的一步。
对于人们纠结他的投票问题,信仰问题,g说我曾投票表决暴君的末日,但不认为我有处死一个人的权利。
一生都活在高尚、开明、无私、爱国的国民公会的g代表,根本就不在意周围那些鹅群诋毁群鹰的妄谈。
我不恨人,却乐于避开别人的恨。
正是他的人生哲学。
是夜,在即将离世之际,他目送照顾自己的少年牧人去睡觉,豁达地说他入睡,我长眠。同是梦中人,正好做伴。
这等情怀,赋予了这个角色更多的美丽。
还有人间圣女散普丽斯姆姆——‘她不曾有过青春,似乎也永远不会老。安静、严肃、友好、冷淡,从来不曾说过谎的人。
和蔼得近乎脆弱,坚强得好比花岗岩。’
这就是雨果对散普丽斯姆姆的描写。”
从老先生脱口而出的角色来看,他不是不了解这部名著,相反,他了解的很透彻。
但他确实不懂戏剧,因为他没法把自己的理解,通过演员表达出来。
散普丽斯姆姆,是为了配合芳汀的临终而出现的人物。
那时的法国,教会定有严苛的制度,无论是修士院还是修道院对待这些上帝的仆人都不是很客气。
在雨果看来,修女们遵命、清贫、绝欲,成长或者安居在修道院里,‘教规把她们的心扭曲为沉重的负担。’
她们的命运如同没有携带镣铐的终身苦役犯,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都备受摧残。
这就是为什么虽然在小比克布斯修道院,冉阿让和珂赛特相对安全,日子也风平浪静。
然而5年之后,随着珂赛特的长大,冉阿让一定要带着珂赛特离开修道院,他想让珂赛特接触一下社会,由她自己选择未来的生活。
而散普丽斯姆姆就是嬷嬷界的一股清流。
芳汀以女昌女支的身份被冉阿让从警局带回,放在自己工厂的医院里治病,是能够传染的且不可治愈的肺结核。
散普丽斯姆姆是冉阿让从附近的修道院里借来的照顾病人的嬷嬷,就是修女护士。
她先是克服了自己内心对芳汀的鄙视和厌恶,继而被芳汀浓浓的爱女柔情打动。
以自己真诚的交流和细心的照顾来抚慰芳汀,生平两次的谎话是那样自然,神态是那样优美,语调也是非常平静,使固执僵化的沙威都不敢不信。
亚当忽然反问:
“你呢?更喜欢哪个角色。”
雷克看着他,灵机一动。
“吉诺曼~”
亚当笑了两声:
“不会是看到我才想到了这个角色吧?”
雷克笑而不语,显然他就是这么想的。
吉诺曼这样固执的老先生们,生活中真是太多了。
他们在年轻时有过丰富的经历,人生的各种滋味都尝过,就倚老卖老。
由于年长,特别顽固,喜欢别人的顺从。
“我特别希望不会两次见到九十三”,指自己的93岁和法国的1793年,实际这两个数字,他都经历过。
因此,他的家规是天不黑不会客;
家中的仆人,宁肯多付钱,也要叫他起的名字;
对讹诈他的女子不追究,每月给80法郎帮别人养孩子;
称自己的女婿是匪徒,因为他
加入了拿破仑的军队,并屡立战功,也不承认拿破仑给予的男爵封号;
以遗产为诱饵,夺过外孙抚养,不让亲生父亲探视;
鼓励外孙猎艳,知道外孙的政治主张后,将外孙赶出家门。
可是,看看这个老爷子在看到外孙受伤后的表现吧。
老泪纵横、心如刀绞、絮絮叨叨、婆婆妈妈,之后,完全转性。
外孙的身体逐渐恢复,在他的家里变成了彭梅胥男爵,成了老宅子的家长。
老爷子则放下了所有的身段,学会了用温柔的声音说话,学会了让步,学会了给外孙媳妇送礼物。
总之,他变成了在有生之年享受家庭亲情的和善老爷爷。
这是这本书里难得出现的家人亲情,这老爷子被雨果写活了。
两人聊得很开心,一直聊到了整场演出结束。
雷克跟零星坚持下来的观众一起,为舞台上的演员送上掌声。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管演的怎么样,他们付出的努力是真实的,因此也值得观众送上掌声。
“要不要去后台转转?我带你认识下我们的演员。”
雷克想了想,最终还是摇了摇头:
“算了吧,终究还是要被换掉的,没有认识的必要了。”
老爷子看向舞台,眼中闪过一抹伤感:
“其实他们都是好孩子。”
雷克能感觉到,这帮演员虽然实力不行,但他们对戏剧的热忱是真挚的,如果没有这股毅力撑着,他们可能也走不到现在。
不仅是他们,戏剧能走到今天,本身也并不容易。
尤其是当年,戏剧能够走出中世纪的黑暗,根本原因在于基督教对其控制的逐渐减弱。
英国伊丽莎白一世时期正值欧洲中世纪结束之际,各种事物都开始缓慢发展。
戏剧也在摆脱中世纪基督教的束缚后,迎来了大发展。
中世纪基督教对戏剧的抑制难以想象,但戏剧凭借其独特的特性,让基督教无法完全遏制其发展。
基督教的保留使得戏剧的种子在这段压抑的时光里得以保存,等待最佳时机开花结果。
基督教虽然掌握了思想的主导权,但并未能完全垄断各个地区的文化。
在基督教为了实现思想垄断的过程中,吸收了其他异教的风俗,而戏剧正是其中之一。
基督教的妥协让戏剧的种子得以存留,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世纪的基督教对戏剧的不喜欢在戏剧的发展进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然而,基督教的控制也为戏剧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使得它在适当的时机得以迅速发展。
因此,从中世纪的黑暗走出,基督教再也不能抵制戏剧了,成为了戏剧在英国伊丽莎白一世时期迅速繁荣的重要原因。
其次,各种思想运动的兴起,让人们对戏剧的喜爱日益增加。
伊丽莎白一世时期,思想相对较为开放,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逐渐兴盛,开始影响国民的思想。
戏剧成为这些思想传播的媒介之一,同时也是人们在思想解放后的娱乐方式。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这些因素都促使更多人对戏剧产生浓厚兴趣。
这种喜爱推动了戏剧的进一步发展,需求的增加使得供给在速度和质量上都得到提升。
各种思想和主义的传播,让人们更加喜爱戏剧。
中世纪的黑暗结束,人们摆脱了精神的枷锁,各种主义和思想开始自由蓬勃发展。
更多人有了更多选择的机会,无需受制于某一种思想的控制。
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将人的关注点从外部世界转移到个体内在,使更多人开始关心自身需求。
戏剧作为能够体现人类思想的一种娱乐形式,得以迅速发展。
各种思想和主义通过戏剧进行更广泛的宣传,戏剧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支持,成为社会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各种思想运动的兴起,使人们对戏剧的喜爱不断增加,是戏剧在英国伊丽莎白一世时期迅速繁荣的重要原因。
最重要的一点,伊丽莎白一世女王对戏
剧的钟爱以及对其经济的充分支持也是戏剧繁荣的重要推手。
作为当时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痴迷对戏剧的热爱,成为其他想要巴结女王的贵族们追逐的焦点。
由于国家财政的有限,女王难以直接支持一个新的戏剧团队。
然而,聪明的贵族看到了这一机会,纷纷用自己的金钱支持女王钟爱的戏剧团队。
同时,这些贵族也为女王喜爱的戏剧组织提供了相当数量的发展资金,为戏剧的繁荣奠定了经济基础。
伊丽莎白一世女王的喜爱使得贵族们纷纷为戏剧班子提供金钱支持,推动了英国戏剧事业在这一时期的蓬勃发展。
女王对戏剧的钟爱,使得这些戏剧团队不仅在经济上得以生存,更得到了政治上的青睐。
女王作为戏剧的代言人,为戏剧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她的态度直接影响着戏剧的发展进程。
女王对戏剧的钟爱,使得戏剧在明面中得到了一层保护伞。
不少贵族为了向女王示好,纷纷投资支持戏剧的发展。
女王的喜爱也促使了更多的民众支持戏剧,戏剧的观众和学徒数量不断上涨,戏剧明星的身份在社会中也变得备受尊崇。
所以,戏剧想要发展,离不开上层的支持,上行下效嘛。
更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只有足够的资金,才能培养出更好的演员。
至少,可以使用专业的演员来表演,而不是兼职。
按照亚当所说,舞台上这些演员,大部分都是兼职。
这也就难怪他们发挥不出全部的实力,虽然可能本身也没多少实力。
但就像老爷子说的,他们都是好孩子。
可惜,生不逢时啊。
雷克倒是没有什么拯救书屋剧团的想法,他只是在权衡,剧团到了自己手里以后,有没有办法将其盘活。
如果不能盘活,不但浪费自己的钱,还耽误了凯洛琳的艺术生涯。
因为就现在来看,凯洛琳的实力绝对能够在伦敦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