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真的是几尼金币,我们发了啊!”
“发财了!”
“发财了,发财了,这下真的发财了!”
雷克按下心中激动,跟杰森确认:
“能确定吗?是安妮女王时期的金币?”
“大概80%的把握!”杰森没有把话说死。
“够了!”雷克吐了口浊气。
几尼最早于1663年在英国铸造。
这种金币的名称来源于非洲西部的几内亚,因为用于铸造这种货币的黄金主要来自此地。
几尼金币在英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是英国从17世纪起铸造发行的金币,到19世纪才被英镑取代。
它不仅是贵族和富人使用的货币,而且在货币史上也具有重要意义。
所以,它的价值是非常高的。
但是,还是那句话,雷克不想等到21世纪再变现。
除非现在有收藏家,愿意大手笔收藏这批金币,否则,唯一的办法就是把这批金币融了,变成金条。
有了金条在手,就能插手银行业了。
雷克保持住淡定,挥手示意布莱克安排打捞。
这么多人,肯定不能一起下去,潜水服也不够。
不过深度不深的情况下,水性好,完全可以不用潜水服,带个潜水镜就行了。
但是想要把箱子捞上来,不穿潜水服的话,多少有点费事。
就这样,连同安娜和妮娜一起,三人一组,分成5个小组,交替下水打捞,一组负责一个箱子。
用了大半天时间,终于把水下的几十个箱子全部打捞上来。
最开始被雷克破开的箱子,那些散落到水底的金币也一个没落下,全部捞上了岸。
打捞工作很累人,但大家都很兴奋,在肾上腺素飙升的情况下,没人觉得累。
雷克就下了一次水,之后再没下去过,不是他小人之心,是防人之心不可无。
万一有人见财起意,在他背后拔他氧气管怎么办?
反正雷克不会把自己的后背交给不信任的人。
再说他是老板,肯定不能亲自干活。
箱子送上岸以后,第一时间搬到他们昨晚住宿的洞穴里,这边会涨水,不方便作业。
雷克精神紧绷,生怕有人反水,贪了他的金币,一直死死盯着。
伦敦时间下午5点左右,一行人回到下榻的洞穴,看着水淋淋的十几个木箱子,个个露出笑容。
这是他们忙碌了一天的成果,虽然还没破开箱子,不知道里面具体什么情况,可每一个箱子都很重,规格都是1立方米左右的木箱。
如果都是金币的话,雷克都不敢想里面有多少。
至少破开的箱子里就都是金币,保守估计也有一万枚。
其它箱子保存的都很好,原主人肯定做了防水措施,只是外面的木头有些腐烂,里面完好无损。
被雷克破开的那个箱子,里面的金币多多少少出现了黑点和暗沉。
所幸金子的稳定性高,就算被海水腐蚀,也不会有多么严重的损害。
按照现在的金价,按照1万枚金币计算,这一箱子金币的价值就在64000美元上下,也就是12800英镑。
血赚啊!一个箱子就把这趟出行的成本赚回来了,剩下那些箱子不管有多少金银财宝都是净赚!
雷克已经让人从船上运来专门存放宝贝的箱子,这是他出发前定制的。
也是木箱,但结实的多,同样做了防水措施。
等他们把财报分门别类的整理好装箱,再利用滑轮吊到头顶的洞上。
然后再运回‘勇士号’上!
麻烦是麻烦了点,胜在安全。
大家很兴奋,连饭都顾不上吃,都想破开箱子,看看里面还有什么金银珠宝。
雷克也没让大家失望,大手一挥,让人一个一个开箱。
接下来,整个山洞都充斥着他们的欢呼声和口哨声。
开箱还是很快的,不到半个小时,几十个箱子全部打开,满地的珠光宝气,差点没闪瞎他们的狗眼。
雷克更是乐得没了模样,发了发了,这下真的发了。
粗略统计,装金币的箱子就有十个。
都按照1万枚计算,这十个箱子就价值十多万英镑。
除此之外还有20箱银币,银币肯定没有金子值钱,融了意义不大,雷克准备回去打包卖给收藏家。
剩下的就是都是各种金银珠宝做的首饰器物了
。
看着满地的金银财宝,雷克暗暗咋舌,他是学欧洲史的,对于英国历朝历代的情况知之甚详。
斯图亚特王朝可不是个很富有的王朝,你要说他没钱吧,一个海盗短短几年就积累了这么一大笔财富,说出去都没人信。
王室没钱,老百姓没钱,那么钱从哪来的?
斯图亚特王朝没钱,跟这个王朝的前两任国王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先说詹一世,老詹来到英格兰当国王后,看到伦敦的花花世界,与老家相比好太多了,于是这位新国王就开始有了暴发户的心态。
斯图亚特王室本来在苏格兰只算是个小康家庭,没什么本事挥霍,来到伦敦后却花钱如流水。
毕竟,詹姆士一世觉得英格兰是个有钱的国家,国家有钱就代表国王有钱。
他错了。
在过去的英格兰历史里,国家就算怎样有钱都没有王室的份儿,王室只能花自己的钱,国家的钱没有议会同意下他们不能碰一分一毫。
以前伊丽莎白一世在位时,也只是凭着暗中投资海盗事业才发达的。
当这位女王在位中晚期后开始变得有点昏庸,再经过与西班牙的战争和爱尔兰的叛乱后,加上农作物歉收,英格兰王室在她死时已经外债累累。
不过,出身于苏格兰的詹姆士一世当然没有很好的理财概念,他就一副钱拿来的模样,整天过着奢华生活,很快就使王室的债务一下子便翻了一倍。
堂堂大英王室,怎能一副穷鬼样子呢?
于是,詹姆士一世在没有得到议会的同意下,擅自增加税率,气得议会整个弹起来-加税这么重大的事情,国王竟然就敢自己说了算,他还会把英国法律放在心上,把议会看在眼里吗?
结果,因为加税关乎经济命脉,最后是下议院先不放詹姆士一世在眼里。
他们直斥国王的专横,而且想尽办法阻挠国王的任何决定,誓要跟他对着干。
詹姆士一世勃然大怒,堂堂国王陛下岂容你们干涉?
于是,他一怒之下就解散了议会,然后一意孤行加税。
就这样,这位新任的英王,就为斯图亚特王室在英格兰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形象。
詹姆士一世在位期间,还有另一个隐形炸弹正在形成。
十七世纪的英国虽然已经是个新教国家,但其新教特质却与其他新教主流派系如加尔文派和路德派非常不同。
英国自创的圣公会是妥协的艺术,它是亨利八世为了平衡天主教势力与新教势力的产物。
虽然在教旨上,英国国教跟随新教的思想,但却保留了不少天主教仪式,而且拥有属于王室的教会和教职人员。
这种两边站的骑墙教派,自然惹来了不少新教徒的不满。
圣公会在宗教改革的时代巨轮下不可能是个稳定的东西。为了修正这个奇怪的骑墙教派,一个新教派终于应运而生-清教。
清教徒旨在把英国国教里残余的天主教特质清除干净。
于是,英国的宗教问题就更复杂了。
在统治者的角度来看,英国国教是平衡了多方面利益和权力的妥协方案,并不是单纯的宗教教义问题。
伊丽莎白一世深明这个道理,清教徒在她一朝时还不成气候,却整天都在喧喧闹闹。
女王既要保障宗教自由,但又要让这些清教徒收声的情况下,偶尔会镇压一下,整个大环境还是没大问题。
但当来到了詹姆士一世的统治时期,清教徒的势力可就不同日而语。
资产阶级已是社会上的中流砥柱。
企业家思维当然倾向摒弃旧时代的思想,所以有相当经济实力的人都是清教徒。
这些人也凭着自身的经济实力,进入了以平民为主的下议院,于是清教徒便成为了下议院的一支重要力量。
本来,以清教徒为主的下议院在最初的时候是可以跟詹姆士一世共偕连理的,因为他本来就是个加尔文派的新教徒。
加尔文派在新教教派中属于比较激进的流派,清教徒曾认为詹姆士一世担任英王后可以加速扫除英国国教的天主教特质,实在令人期待!
他们却很快大跌眼镜了。
为什么?很简单!詹姆士一世是谁?国王啊。
国王是什么?统治者啊。
他从小便做国王差事,深知宗教从来并非纯教义讨论,更是治理国家的双面刃。
既然如此,詹姆士一世来到英格兰后,对于英国的宗教政策,结论是维持原
状,尊重英格兰的宗教传统!
被狠狠拒爱的清教徒这下对新任国王再没有期待,除了在下议院跟他对着干外,自身也因此分裂成两个派系。
一个派系主张进入体制,从内部改革,最终达致解散教会。
另一派系则主张抗争,与教会对抗。
那天主教徒呢?一个字-惨。
英国成为了新教国家,政坛上又冒出了新兴的清教徒,天主教徒在英国的日子也不好过。
虽然天主教在英国没有被禁止,但却被规定要参加英国教会举行的仪式,不参加者会被征税。
都铎王朝时,天主教势力仍然旺盛,在玛丽一世时期更是有重新壮大的机会。
不过,到了詹姆士一世时期,天主教的势力已经急剧倒退。
但奇怪的是,他们的态度却仍然非常硬朗,完全不像小众。
为什么呢?很简单,有西班牙在后台当老大。
试想想,十七世纪的欧洲延续了宗教改革的浪潮,慢慢转化为战争的硝烟。
欧洲各大宗教阵营都摩拳擦掌,准备大打一场,捞点利益。
如果英国大肆迫害天主教徒,那么以西班牙为首的天主教阵营便会有借口发动战争。
因此,天主教徒认为,英国会忌惮西班牙而不敢对他们有什么激烈动作。
好像很有道理,事实上却错得很。
他们错估了詹姆士一世的为人。
詹姆士一世与当时欧洲其他统治者非常不同,他天生是个爱好和平的人,平生最讨厌的就是打仗。
他一即位后,便立即修补与西班牙的关系。
西班牙当年被他表姑婆(就是伊丽莎白一世)打了个落花流水,心有余悸,看见英国示好,也爽快答应了。
为免影响两国的关系,西班牙也不好意思收留被英国赶走的天主教徒。
于是,天主教徒在英国便进退失据了。
在这个情形下,有些天主教徒想歪了。
公元1605年11月5日,他们策划了一桩恐怖袭击,在议院地牢放置炸弹,想一下子把国王和上议院炸上太空去,想以一个炸弹一举消灭新教主要势力。
不过,他们是“有良知的恐怖分子”,因为担心在议会的少数天主教徒会被波及,所以事前告诉了部分天主教议员。
不说还自好,一说便苦恼,这个炸弹计划还没执行已被传遍天地。
天主教造反!
这是消灭天主教势力的绝佳理由!詹姆士一世先下手为强,把主谋佳.霍士及其他涉事的一干人等全部捉拿并处死,并乘机把天主教镇一镇压。
不过,爱好和平的詹姆士一世担心镇压得太彻底会破坏与西班牙的友好关系,因此他也没把事做尽,天主教徒得以苟延残喘。
前面也说过,这件阴谋事件就是英国史上有名的“火药阴谋”。
据说若果这个阴谋得逞,整个国会邻近地区都会变成废墟。
幽默的英国人为了纪念这件事,把每年11月5日定为“篝火之夜”。
他们会在各地举行烟花表演,模拟当天穿未发生的爆炸场面。
有些人还会在自家花园玩玩烟花应节。
其实,詹姆士一世的取态,不仅留下了天主教死灰复燃的风险,而且他对宗教那种模棱两可的政策,使国内的清教徒愈来愈不满。
英国的宗教问题,又再进一步恶化了。
基督教不允许同型恋。话虽如此,欧洲很多君主都不时有同型恋的倾向,有传詹姆士一世是其中一个。
不过,他本人没有大方承认,而且也没有很公开地与其他男性有任何越轨的行为,顶多只是特别关照某些爱情。
最得到他青睐的,便是白金汉公爵乔治.维利尔斯,这位人兄迅速爬到了左右朝政的位置。
乔治这个人一定要记着,因为他的缘故,让王室正式与议会决裂,最后兵戎相见,这个我们后面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