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第2页)
当1914年底,欧洲西线战场转化成战壕战后,面对进攻方承受骇人伤亡的现实,交战双方都提出了自己的改进方案。
首先是1915年5月,法国的安德烈.拉法耶上尉写了一篇叫“战壕战中的进攻”的文章,详细阐述了自己对于如何有效攻击对方战壕工事的见解。
法国人将这片论文翻译成英文后,发给了英军,结果被英军认为是垃圾丢到了垃圾桶(对自己火力迷之自信,不屑于从法国人那学任何东西)。
接着,德军在前线缴获了编成小册子的拉法耶上尉的文章,果断翻译后开始研究,结果发现德国这边已经有个叫威利.劳合尔上尉的军官提出了类似的理论。
劳合尔上尉不仅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还果断将他运用到了实践当中(对比懒散的法国人,翻译和散发一下,就结束了。
到战争结束,他们都没完成步兵战术的革命),他将自己的连队进行了针对性的训练,借鉴了过去的散兵战术,并从上级那边讨来了更多的手榴弹,机枪和轻型迫击炮,他以班作为最基本的战术单位,训练他们以分散队形快速前进,在更有效的火力支援下,寻找敌人战线上的突破口。
劳合尔上尉的小范围工作引起了上面第5军指挥部的注意,在随后1916年2月开始的血腥的凡尔登战役中,第5军运用劳合尔的战术成功的进行了牵制作战。
紧接着,时任德军总参谋长的埃里希.法金汉上将下令在整个西线选拔部队,就劳合尔的战术进行为期14天的针对性训练。
到了1917年,当鲁登道夫入驻ohL后,他敏锐的发现了这种极具潜力的战术,于是下令扩大训练面,到了1917年年底,西线每个德国的野战军都有一个营的突击部队可以作为训练其他部队的种子了。
这种突击营,一般由3-4个步兵连,一个迫击炮连,一个步兵炮连,一个喷火器小队,一个通讯小队和一个突击小队组成。
突击队是整个突击营的刀剑,德国人将最新的自动武器装配给了他们,主要是带枪托和大弹夹的鲁格08手枪,少量的mp18冲锋枪(世界上第一种实战化的冲锋枪),以及新设计的帆布袋子,可以装更多的手榴弹。
在步兵连中,德军将原来笨重的毛瑟gewehr 98步枪替换成了短小轻便的karabiner 98a,并大幅缩减了步兵排的编制规模,将步兵班由原来的9个步枪兵增强到9个步枪兵加一个4人制的轻机枪小组。
喷火器小队一般装备1916式喷火器(可以装备16加仑燃料喷25米远),和步兵炮连及迫击炮连构成整个突击营对抗敌人工事的核心。
整个战术的核心是在敌人战线上迅速找到弱点,并打开缺口。
突击营极端强调速度和火力,因为他们的任务要
求他们能够独立攻克敌人的战线,并向纵深发展。
但是,当阵地上某些敌人的工事太强大而难以攻克时,他们的任务转化成继续向敌人后方渗透,将这些难啃的骨头留给后面的主力部队。
当足够多的突击部队在敌人防线上的某几个点形成有效突破后,敌人防线的完整性将被彻底动摇。这些出生入死的精英战士,被德军称为“风暴突击队”,他们的这种战术,则被称为“渗透战术”。
德军里,第一个将“炮火华尔兹”和“风暴突击队”有机结合起来的人,是德军第8集团军指挥官奥斯卡.胡蒂尔上将。
他在1917年9月攻克毛熊重镇里加的战斗中,成功运用了这种战术。
接着,在10月,德军再次在意呆利前线成功运用了这种战法,在卡波雷托打的意呆利人找不到北,进而震惊了整个西方世界。
后来,干脆西方的军事学家们,就将这种复杂的战术组合成为“胡蒂尔战术”。
1918年1月1日,ohL下达了一份新的进攻指导意见,指出,将在即将来临的大规模进攻中采用“胡蒂尔战术”,并特别强调,在第一阶段集中攻击成功突破敌人防线后,各攻击部队转入分散攻击模式;
在第二阶段,最高指挥部将不再约束进攻部队的目标,意味着进攻主导权下放到了次一级甚至更次一级的指挥机构。
ohL指出,速度是成功的关键,尤其是步兵突破的速度和炮兵跟进的速度之间的配合。
ohL规定,第一天的进攻线,必须要达到敌人后方的炮兵阵地(意味着纵深8-12公里),这也意味着彻底切断敌人一线部队的通讯联系。
德军新的进攻意见要求“突击部队”不要停下来,要不断引导后续部队向敌人身后纵深穿插(当然,这也导致了“突击部队”极高的损耗率)。
随着新意见的发布,德军开始大范围改组前线部队。
鲁登道夫命令将前线部队划分为“战壕师”和“突击师”,将所有强健的老兵集中起来,拉到后方集中训练3-4周,然后组成新的突击师。
到了1918年3月,西线192个师里,有56个完成了集训,变成了突击师。而剩下的部队,就只适合驻扎在战壕里了。
德军1917-18年师主要缩减了步兵团的数目,从原来的4个团方块师变成了3个团三角师,并大量增加了火力。
1914年,德军的步兵师有18000人,到了1917年底,新编组的突击师只有16000人,那些战壕师人数则更少;
同时,对于战壕师,德军减少了军马数目,从原来的4000+匹降低到2000匹,而突击师基本维持在4000匹;
德军缩减了师属炮兵团配备的火炮数目,但是大部分减掉的都是轻型火炮,从72门下降到36门,但是火炮的质量却提升了,全部突击师都装备了105mm到150mm的榴弹炮,而原来大量占用编制的77mm野炮要么作为战壕师的反坦克装备,要么就下放到了步兵团,外加各种口径的迫击炮和步兵炮;
同时,德军1917年师的机枪火力大幅增加,经过3年历练,大家充分意识到机枪的重要性,从一开始的24挺暴增到286挺,突击师和战壕师的不同之处在于大批量装备了mg08\/15型轻机枪。
鲁登道夫的做法在ohL里受到了一定的异议,有些人认为这样会导致德军各个部队间战斗力急剧的不平衡,一旦这些“突击师”丧失战斗力,那么根本没法指望剩下的老弱病残去打这场战争了。
但鲁登道夫摆出了一副“不成功,便成仁”的架势,他比谁都明白,在这种情况下,德国就像一个快要被清出场的赌徒,一定要压光身上最后一个铜板,期待能干翻对手。如果输了,那么也就无所谓了。
德国的一个老谚语:“一个悲惨的结局远胜过无休止等待”,不知道为什么德国人会发明这么偏执的谚语,但是可以确定,当时鲁登道夫就是这么想的。
1918年3月10日,ohL发布最终命令,确定3月21日上午9点40分德军开始全面进攻。
进攻将隶属于A集团军群和B集团军群的17、2和18集团军(从北向南)发起。
早在这之前,从1月中旬开始,德军就已经开始的各项周密的安排。
德军开始将精锐部队调往后方,成立新的突击师;德军战线后方开始加宽道路,修建更多窄轨铁路、弹药储藏点、兵站、前线指挥部、信息传输站、炮兵阵地等;
德军发布了详细的部队展开计划,规定随着临近开战日,部队逐次从军一级指挥所,到师一级指挥人员,再到炮兵,最后到步兵单位及辅助单位进行展开。
德军还制定了周密的保密计划,虽然1月21日就已获知将在阿拉斯到拉费尔一线发动进攻,但是A和B集团军群指挥部直到2月8日才通知军一级的指挥官员,而2月底,才逐步通知到师一级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