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第2页)
再加上第1次世界大战中各国伤亡惨重,各个国家在大战之后都会迎来一个婴儿潮时期,而法国却没有(主要原因是20年代法国经济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时好时坏。
加上法国当时的社会福利制度并不比德国和英美好,所以平民百姓在没有稳定的环境下基本选择不婚或不育)。
这直接导致了兵源严重不足,人心厌战,进攻的军事理论需要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法国在这三方面都十分欠缺,所以进攻战略在法国也没有社会基础。
另外,在一战中法国坚持执行防御反击战术,德军虽几次突破法军防线,比如瓦恩河战役期间德军甚至逼近了巴黎。
但是法国军队总是能及时组织反攻,被打破的缺口也总能被迅速补上。
贝当元帅当年曾经说过:“连亘战线是上次世界大战的一个伟大启示,它被证明是坚不可摧的。”
最后,法军不承认新式坦克飞机这类新式武器的作用,不承认装甲部队是独立的兵种,不承认一只大规模独立装甲部队能够突破敌人步兵和炮兵的防线,甚至不承认空军是独立的兵种。
虽然法国的工程师们设计出了优秀的战车和飞机,但是在1921年贝当元帅制定的《最高统帅部手册》中对于飞机的作用只有短短的一句话:
“飞机白天侦察,夜间轰炸而已。”
根据上述的战略以及战术思想,法国从1928年开始建造马奇诺防线至1936年初,基本完成,历时8年耗资500亿法郎。
频繁更替的政府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法国政府更迭频繁,如果从1920年1月开始算起,到1940年3月达拉迪下台,法国在20年内换了40届政府,如果算到1929年11月百里安下台,那么法国在9年之内,就换了17届政府。
从1925年11月到1926年7月,光是白里安一个人就组织了三届政府,但第3届只维持了三个星期。
1926年7月复出组阁的赫里欧内阁仅维持了三天就匆匆的下台了。
1919年11月举行了战后的第1次议会选举,民主联盟、共和同盟等右翼政谠联合成“国民联盟”,他们竞选的口号是反对毛熊和防止社会动乱。
大选后,克列孟梭辞去二统领职务,由米勒兰组阁上台,他上台后干的第1件事就是镇压罢工。
1922年素来以态度强硬著称的普恩加莱出任二统领,1923年1月,因为战后的魏玛德国没有能力偿还战债,法、比军队联合出兵占领鲁尔区。结果法国人发现德国人比他们还穷,就算是把鲁尔区全部卖了也于事无补。
1924年5月在法国进行了战后的第2次选举,鲁尔的失败导致“国民联盟”威信扫地。
社会谠、激进谠等组成的“左翼联盟”获胜,激进谠人组织内阁,这次法国政府的内外政策遭遇了巨大调整,左翼联盟反对普文加莱的强硬路线,采取与德国和解的政策。
1924年7月政府接受了道威斯计划,1925年10月潘费勒政府又接受了洛加迪公约,1924年10月赫里欧甚至还致电莫斯科表示承认毛熊政府,此后法苏两国正式建交。
不过在左翼联盟执政期间,法国国债不断的增加,财政变得异常困难,数任内阁都试图通过增加税收发放国库券、增加法兰西银行对政府的预支等办法来解决财政危机,但适得其反。
1926年7月中旬,国库短期借款和国债已经到期,但政府根本无力偿还,法郎贬值突破了普恩加莱制定并获得一致认可的底线。
7月17日白里安内阁只能宣布解散,7月21日赫里欧再次组成政府。
但“左翼联盟”已经失去了议会对其的信任,当内阁成员名单交由众议院批准时,众议院以多数票(290:273)强行否决了这次内阁。
无奈之举:国民
联合政府左翼联盟政府垮台之后,法国的议会开始了新的组合调整,右翼政谠始终不占多数,所以不能组阁,左翼政谠则又内讧不断,也没法单独或联合组阁。
于是大统领任命普恩加莱着手建立“国民联合政府”,它实际上是一个大杂烩式的政府,其执政期间,政府曾通过削减开支、提高税收的方式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经济,保持收支平衡。
但税款增加最多的间接税,却主要由工人和小商人负担。
1928年11月,激进谠退出联合政府,此后的法国内阁就变成了清一色的保守内阁。
于美英,两谠轮流执政的情况不同,法国的执政谠非常多,一般情况下多采取联合组合的形式,任何谠派在组成内阁之后都缺乏在议会中稳定性,所以非常容易被议会干预,而且议会中也不存在一个占据稳定多数的谠派。
这导致了一个恶性循环,其结果就是政府更迭频繁,政局一直不稳。
本来法国的战后恢复是较其他欧洲国家有很大优势的,她的农业与制造业发展的十分平衡,也不需要像英国那样必须斥巨资维持一支强大的海军。
不过法国的战后恢复还是很慢,这也是一战后的政局混乱,法国战后恢复一波三折的根本原因之一。
相比起法国,公元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奥匈帝国在欧洲一直是一个非常强悍的存在。
它的领土长期排名欧洲第二,人口则长期排名欧洲第三,是不折不扣的欧洲列强之一。
而因为奥匈帝国的王储斐迪南在波黑被刺,才诱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可以说一战的导火索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当时奥匈帝国的重要性。
但在一战之后,奥匈帝国却在很短时间内轰然倒塌,其领土被并入至少7个国家,那么除了显而易见的民族原因之外,奥匈帝国的崩溃是否还有其它诱因呢?奥匈帝国为什么选择二元君主制?
其实奥匈帝国解体的根源,可以说在其建立之时就已经种下了。
奥匈帝国的政体在历史上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特例,因为它实行的是所谓的“二元君主制”,即奥地利皇帝兼任匈牙利国王,名义上奥地利和匈牙利还是一个国家,但奥地利和匈牙利分别拥有自己的议会和政府,其内部的绝大多数事务都由其自己管辖,虽然在这两个政府之上还存在一个皇帝领导的奥匈中央政府,但这个政府的权限却非常有限,基本只是负责外交和军事等对外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