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贵族月下喝鸡汤

第236章(第3页)

 就是这样不论装备还是指挥作战思想都有差强人意的军队,哈布斯堡帝国在面对毛熊这个蒸汽压路机时也是即没有质量,却也又没有数量上的优势,即使在平时,毛熊陆军都拥兵一百五十万,那么在战时动员后,会壮大到六百万或更多。 

 奥地利平时有四十万现役军人,战时最多扩增为两百万,且都装备不良,若碰上俄罗斯大军如洪水般袭来,只会惨遭灭顶。 

 奥芬贝格认为奥匈帝国陆军在每个方面都太弱,打不了战争。 

 政府会计人员看到一九〇八年局部动员的开销,就惊得目瞪口呆:一亿八千万克朗(三千六百万美元),相当于该年军事预算的一半,等于建造四艘新无畏级战舰的成本。 

 1914年奥匈帝国48个常备师的军费居然不如英国远征军养10个师的军费,整个帝国陆军就是在这种梦游的状态和准备充沛的单一线兵力就达到80万以上之巨的毛熊大军作战,最终在一九一六年的布鲁希洛夫攻势后彻底丧失了独立的军事指挥权成为了德国的附庸最终走向了灭亡结局。 

 要想了解奥匈帝国到底是什么样的国家,就要先了解这个帝国的建立者—哈布斯堡家族。 

 对于哈布斯堡家族曾有人笑称:“这是一个靠生育和联姻统治大半个欧洲的家族”,某种程度上说,这样描述并不夸张。作为世界历史中少有的“国王专业户”家族,哈布斯堡家族曾建立过神圣罗马帝国。而奥匈帝国则是这个古老家族最后的一个作品。 

 就哈布斯堡家族发展史来看,这个家族就和神圣罗马帝国一样,是不折不扣的欧洲中世纪活化石。 

 在近现代民族思潮席卷欧罗巴大陆时,这个家族以及他们建立的奥匈帝国,依然延续着自己固步自封的统治模式。 

 面对匈牙利人为了建国的起义时,哈布斯堡家族没有太好解决办法,只得通过和匈牙利人签订所谓折中方案,成立所谓“政合国”。 

 虽然合并后的奥匈帝国拥有欧洲第三的人口、第二的领土,但松散的组织结构,以及三元统领制度,使得奥匈帝国仿佛一个臃肿虚弱的人,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很多体能。 

 而建立在“妥协”之上的奥匈帝国,注定了自己悲情的命运。 

 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发起国,塞尔维亚青年射向斐迪南大公的子弹,也是奥匈帝国等待许久的机会。 

 虽然为此损失一个王储,但却让奥匈帝国庞大军力有了施展的舞台。 

 就硬实力来说,一战中的奥匈帝国比二战中的意大利和霓虹加起来都厉害。这个国家拥有超过300万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士兵。 

 这还不是奥匈帝国全部实力,这些人只是这个庞大帝国为战争动员的基础兵力,但也足够让协约国心惊胆战。 

 毕竟这个数字已经是英国陆海空三军总和,如果战争是单兵一对一对打。拥有如此庞大军力的奥匈帝国,必然是最终的胜利者。 

 只可惜胜利从来不青睐人多,更何况奥匈帝国军队庞大却无序,也可以看作是装备精良乌合之众。这里的乌合之众并非说奥匈帝国军队缺乏训练,而是指军队组成太过复杂。 

 作为一个多民族帝国,奥匈帝国军队也不是只有一个民族。 

 多民族国家军队往往要面临语言、风俗习惯不同等各种棘手问题,根据史料记载,一战时期奥匈帝国军队在前线作战,奥地利军队指挥官发布一条军令,往往要由书记员翻译成十几种语言书写,这样才能确保所有人都能看懂,对下命令的人来说,这可以说是一种折磨。 

 除此之外,奥匈帝国军队中除了野战部队外,居然还加入了王室卫队和地方防卫军! 

 后两者热衷于保护特定人或者特定区域,一旦军队不得不远离家乡作战,因为思念家乡,这样军队战斗力必然不会高。 

 这也是为什么300多万奥匈军队,却摆不平小小塞尔维亚。 

 三股军队势力各有各自的小心思,形不成合力也使得奥匈帝国军队在装备占优的情况下,始终无法扭转被动局面,最终输掉战争。 

 虽然奥匈帝国军队结构复杂,民族太多,士兵之间沟通都存在问题。 

 但这并不影响奥匈帝国军队装备先进程度,事实上战斗力越菜部队,武器装备往往越好!参考现代沙特陆军。 

 客观来说,如果对比一战各参战国武器配备,奥匈帝国在武器装备领域也能独占鳌头,甚至在某些特定武器方面,奥匈帝国还能成为其他国家军队仰望的目标。 

 比如著名的曼利夏步枪,不仅出现比毛瑟1898步枪早3年,综合性能也比毛瑟步枪更好。 

 这种步枪设计简洁,重量轻,还能发射不同类型子弹,因为使用子弹口径比毛瑟步枪弹大。 

 所以单看子弹威力,曼利夏步枪的子弹威力更大!要不是一战结束后奥匈帝国解体,这款步枪或能和毛瑟1898并称为:栓动步枪家族两大王牌枪械。 

 除了制式步枪性能一流外,奥匈帝国在火炮研发方面也不比盟友德国差。 

 尤其是当时排名世界第二的斯柯达兵工厂,不仅成为奥匈帝国陆军制式装备,还圈粉协约国。 

 比如斯柯达在1914年推出的一款叫vz14的149毫米榴弹炮。 

 这款火炮战斗全重只有不到3吨!行军时炮管还能从炮架上拆除,分解成两部分后,每部分用六匹马托运即可。 

 如果有载重卡车只需一辆卡车就能将一门火炮运到前线。 

 考虑到这种火炮口径,以及当时军工技术水平。 

 vz 14火炮的确非常先进实用,这款火炮从一战用到二战,甚至德国国防军也有使用。 

 它也成了奥匈帝国解体之后,为数不多还留存使用的武器。 

 除了vz 14火炮外,斯柯达研发的305毫米重炮性能也不输同时期的德国克虏伯重炮,只可惜这些性能先进的武器,并没能改变奥匈帝国覆灭的命运。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伴随着战争结束。 

 奥匈帝国也寿终正寝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在以前国家疆域里出现十几个小国。 

 这些国家经过上百年的融合分裂,最终变成了现在的模样。 

 从强大到没落,奥匈帝国只存在了51个春秋。 

 虽然在近现代这种多民族大帝国普遍短命,但如此匆匆登台又匆匆告别的国家还真不多。 

 奥匈帝国急速陨落的背后,必然有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存在。 

 很多人都说这个问题是多民族,或者说因为没有一个主体民族。但奥匈帝国始终缺乏凝聚人心的东西,或许才是它最终走向解体的关键。 

 三元管理,二元帝国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计,没有国家认同才是这个庞大帝国始终离心离德的关键。 

 但想建立这种认同并不容易,这也是为什么世界范围内多民族国家很稀少的主要原因。 

 当我们重新审视奥匈帝国,就会发现这个国家科技树从一开始就点歪了,醉心于发展优良的武器,却没有解决根本的人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