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第3页)
一战之后,丑国决策者认识到技术领先和工业进步让全球相互依赖加深,因此寻找出口市场和海外原材料的可靠供给来源就成为丑国外交和国际政治博弈的重要内容,在拉丁美洲、亚洲,甚至非洲,与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展开争夺原材料市场的斗争。
胡佛大统领认为:
如果没有商品交换,“没有一辆汽车可以跑,没有一台发电机可以运转,电话、电报或收音机都无法工作…国际贸易…是现代文明的血液。”
这种观点促使丑国政府试图建立一个稳定的国际秩序,以实现自由资本主义的门户开放政策。
他们相信这样的国际秩序将有助于实现丑国经济复苏,促进国标经济发展和世界和平。
在20世纪20年代,丑国的政府官员不断在国际上重复他们对于建立和平稳定的国际秩序的信念,并认为这是促进世界贸易增长和资本自由流动的先决条件。
而商品交换和私人投资则反过来促进经济增长,实现社会稳定,
消除国家间的隔阂和不满。落后和贫穷是社会动荡和隔命的源泉,私人投资和经济发展是医治社会病态的良药。
丑国海军参谋部在20世纪20年代已经认识到丑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需要匹配的军事力量来保护,“如果外国市场对我们关上大门,丑国的繁荣也就结束了。…强大的海军是维护我国经济繁荣的必要条件。”
丑国在一战中最大的结论和忧虑就是未来可能出现的严重的对外石油依赖。
石油无论是对丑国工业发展还是海军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丑国可能很快耗尽国内石油储备的观点为社会敲响了警钟。国务院、商务部和丑国海军纷纷鼓励私人公司加快石油勘探速度,拓展石油供给能力。
在与外国政府谈判期间,丑国决策者开始强硬要求丑国公司应该享有平等的参与机会,否则威胁进行报复。
即使在1926年当丑国国内新的油田发现缓解了国内紧张情绪时,丑国政府依然认为:
“我们的整个工业发展和国家安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安全的石油供给,为了确保海外供给,我们必须让这些供给掌握在丑国公司手里。”
从此以后,丑国石油公司开始和英国石油公司展开合作,寻求控制全球的油田。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德国被打败,20世纪20年代霓虹和英国成为丑国的潜在敌人。但是英、日两国对丑国造成的威胁不同于德国对丑国国家安全造成的威胁,因为此时没有任何一个列强能够对丑国的海岸线造成威胁,也没有任何国家能够挑战门罗主义或威胁巴拿马运河。
英、日对丑国造成的威胁是指对丑国所倡导的门户开放政策造成了威胁。海军参谋部和其下属单位战争计划处通过研究认为,霓虹没有攻击太平洋东岸的实力,美日之间的冲突最有可能发生在太平洋西岸和东亚地区,在那里丑国的门户开放政策会和霓虹扩张势力范围的努力产生矛盾。
20世纪20年代末期,海军军官的注意力开始由霓虹转向英国,关注美英之间的军舰数量竞赛,但是经济竞争被认为是两国紧张的真正来源。
1927年海军战争处开始建议为可能爆发的英美战争作准备。
战争计划处主任弗兰克·斯科菲尔德指出:
“历史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两大强国会通过战争来决定霸权,以解决贸易竞争。”
三年后当蓝红战争计划(蓝代表丑国,红代表英国)起草完毕时,丑国海军和陆军联席会议更加仔细地分析了可能出现的美英战争中的经济因素:
“红蓝双方爆发战争最可能的原因在于蓝方的经济增长和商业扩张侵入到原来由红方贸易主导的地区,当程度逐渐加深威胁到红方的生存标准时,战争不可避免。蓝方的外交政策首要关注点在促进蓝方的外贸优势,要求在所有殖民地、保护国或不发达国家和地区能够受到平等的待遇,能够不受限制地自由进入原材料产地。就此而言,这与红方的外交政策相冲突。”
由此可见,经济因素是当时丑国进行军事战略思考的重要原因。
丑国军事领导人认为为了实现国家利益,最好的方法在于维护门户开放政策,作为扩张丑国利益的基础。军方的这一观点也获得了丑国政府和国会的认可和支持。
然而一旦缺乏对国家安全核心利益的威胁,军方就会处于一个不利位置。
政府也开始提出限制军备等计划,认为各国在军备上的巨额花销是导致世界金融动荡和汇率不稳的主要原因,因此通过经济手段比用武力威胁能够更好地实现门户开放和自由资本主义世界秩序。
1921一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对丑国来说是一个重大成果。
会议就限制军备、机会均等和中国山东等问题达成一致,一定程度上实现列强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利益调和。
在丑国看来,华盛顿条约的签订表明霓虹已经不再对丑国构成威胁,并且丑国取得了与英国分享海上军事霸权的权力,因此应抓住这一历史时机,重振国内经济。
事实上,华盛顿会议的召开已经表明丑国人民开始接受外交政策应该以经济利益为基础,对当时的丑国来说最大的经济利益就在于维护门户开放政策和限制军备。
整个20世纪20年代,限制军备成为丑国政府对外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限制军备条约、国际法的完善和反战组织的活动等能够逐渐改变人类社会,将精力和注意力从军备上转移到经济发展上来,最终实现永久和平。
毫无疑问,这一目标必将失败。
丑国驻法大使麦仑·赫里克曾讽刺道
:
“条约就像小孩子的游戏。当一些小孩不愿意再玩的时候,他们就会破坏游戏,不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