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第3页)
于是,一种奇怪的生意关系出现了:基督徒的地盘出售没有阉割的奴隶,阿拉伯商人购买了之后,运到一个名叫瓦仕卢城的小地方,对奴隶进行阉割。之后,商人赶紧带着奴隶赶往哈迪亚,能活着到达地方的人,再进行第二次阉割——实际上就是对这些奴隶的“治疗”,让他们尽量活下来。
只要能活着,他们就会身价倍增,为阿拉伯商人带来巨额利润。阿拉伯商人和这些非洲酋长们,通过奴隶贸易,赚的盆满钵满。最后,再附加一点小知识,中世纪的非洲黑人,平时都吃什么呢?
苔麸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于1352年到达了北非较为富裕的瓦拉塔城,在这里他被当地统治者宴请,吃的食物是什么?白图泰记载,是“葫芦中盛着捣碎的小米,上面浇着蜂蜜和发酸的牛奶。”
白图泰表示:“黑人难道就拿这些来招待我们吗?”他的同伴回答:“对他们(黑人)来说这已经是最豪华的招待宴了。”另一份阿拉伯人的资料中,记载了中世纪阿比西尼亚人的饮食:苔麸(一种产量不高的高原作物)、生肉、蜂蜜。另外,当地黑人还喜欢咀嚼某种“茶”,实际上就是一种含有兴奋物质的作物。另外,在北非的某些矿区,每天干苦力的黑人奴隶,还能吃到主人从摩洛哥带回来的椰枣。
马格里布地区囊括了今天的摩洛哥、突尼斯以及阿尔及利亚北部三个国家的地区,在历史上与埃及将北非划分为东西两个重要的区域。该地区从古代开始就是多元文化聚集之地,与北方的欧洲和南方西非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该地区从古代以来,先后经历了迦太基人、罗马人、汪达尔人、阿拉伯人、柏柏尔人的统治,到中世纪晚期的14-16世纪,该地区处于后柏柏尔帝国时期,分裂为了摩洛哥的马林王朝、特拉姆森的扎亚尼德王朝以及突尼斯的哈夫斯王朝。
虽然统治的民族不断变换,但其联通南北的地位从未改变。从西非经马格里布到伊比利亚和意大利,构成了一个纵向的贸易路线,而马格里布则恰是此贸易路线的十字路口,在此生活的穆斯林,也成为了沟通南北贸易与南北文化交流的桥梁。本文即聚焦于中世纪晚期的欧洲、西非与马格里布的联结,力图展现这一纵向的交流路线。
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对于中世纪“全球化”中的跨区域贸易,主要仍集中于东西方向的联系和往来,因而对于纵向的联系关注较少,主要集中于亚欧大陆东端的东北亚-东南亚一线。而对于西端的西非-南欧一线,其研究主要集中于北非与南欧以及北非与西非的交流,特别是对于西非来说,由于研究资料少的缘故,其仍然呈现的是一种通过萨赫勒商路所进行的近似于“东西向”的贸易交流模式。
对于通过大西洋以及撒哈拉沙漠通道的研究较少。但现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开始关注到这一地区的联系,并且利用北非的文字材料与西非的考古材料来勾勒出这一地区的贸易交流情况。对于该地区研究影响深远的首当其冲就是以吕西安·费弗尔和费尔南·布罗代尔为代表的年鉴学派。
特别是布罗代尔在其名著《地中海与菲利普二世的地中海世界》一书中所倡导的建立地中海的“总体史”,“探究所有那些反复出现的、缓慢的和永久性的特征……把静止的和运动的.迟缓的和快速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布罗代尔对于16世纪地中海区域的探讨,涉及了许多北非与欧洲的贸易与交流,开创了对于这一地区的研究。
在二战以后,随着反殖民主义的兴起,摩洛哥历史学家阿卜杜拉·拉鲁伊即认为北非的历史不是由西方文化主导,而是“主要通过在所谓的‘大分流’之后地中海和大西洋扩张而传播的一种文化”,他批评了北非是不变的和非历史的,是欧洲主导文化的延伸的观点。
他强调要从马格里布人的角度来看一部独特的马格里布历史,而反对布罗代尔所主张的马格里布受到不可避免的欧洲影响。
随着年鉴学派开创的结构主义逐渐变为“倾向于在社会生活中假设一种过于僵化的随意决定论”,使得“人的能动性,存在但仍然决定于构成社会生活经验表面的努力和动机交易的基本形式。”
结构主义开始越来越多的遭到批判,由此爆发了反结构主义研究。在这些研究中,针对马格里布地区,走向了“描述中世纪西地中海、北非和伊比利亚历史之间的融合”。
珍妮特·阿布-卢格德就认为马格里布的定位与埃及的马穆鲁克相似,但其主要研究了马穆鲁克在13-14世纪的对外贸易情况。
而对于西非与北非的联系,则是在摆脱殖民主义与反殖民主义后更为晚近的研究,开始关注在近代以前的非洲的情况。
迈克尔·戈麦斯的《非洲主权:早期和中世纪西非帝国的新历史》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部作品,他特别通过伊本·白图泰的见闻以及马里国王穆萨研究了西非帝国与北非的联系。
同样对于非洲内部进行了出色的研究的是弗朗索瓦-泽维尔·福维勒-艾玛尔。他特别通过多个个例展现了非洲内部的联系,具有深远的意义。
托比·格林也在其书《一把海贝:从奴隶贸易兴起到革命年代的西非》中探讨了从西非到中非西部的发展。
总而言之,近年的新研究层出不穷,为进一步研究西非-欧洲的贸易交流提供了非常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