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无法自拔


 不过孙星云得罪的,是整个地主阶层。即便是他是为国为民,一样罪该万死。 

 赵祯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治下竟然会有活活饿死人的情景出现。 

 孙星云,这个看起来无恶不作的败家子,竟然会为了牟县百姓舍弃一切。 

 而赵祯也明白了,范仲淹为什么杀人,韩琦为什么抗命。 

 若是不治罪,则无法和恩师郑迁等人交代,重要的是这败家子给后人留下了不好的榜样。若是治罪,自己可真就成了昏君,一时犹豫不决。 

 “咚咚咚……”突然一阵鼓声响起。 

 朝堂诸臣一惊,登闻鼓。 

 大宋一朝,凡击登闻鼓,皇帝不管在干什么,都必须上朝。击登闻鼓要敌兵来围城,太子死等重大事由才能击鼓。 

 或者是民间有冤情,百姓击鼓,天子必须亲自受理。 

 宋太宗在位间就曾有这样的记载“京民牟晖击登闻鼓,诉家奴失母豚一,诏令赐千钱偿其值。” 

 也就是说,赵匡义时期,京城一百姓家里丢了一只老母猪。这百姓也大胆,竟然去敲登闻鼓。 

 结果赵匡义亲自审理此案,下令朝廷给了一千钱才平息此事。 

 所以说,登闻鼓一般是解决如丢猪这类“小事”的,但民事如天,可见在贤明君主执政时期登闻鼓确实有上达民情、监督官僚的作用。 

 到了赵祯时期,尚未有百姓击过此鼓。 

 有人这么一敲,群臣登时聒噪起来,纷纷猜测是什么人胆大包天。 

 “陛下,宫门外有百姓擂鼓请愿。”很快有人来大殿通报。 

 赵祯皱了皱眉头:“有冤去开封府,为何击登闻鼓?” 

 “陛下,擂鼓百姓先上万民请愿血书。百姓恳请陛下赦免孙星云、范安抚使之罪,这、这是万民书。” 

 传事太监将万民书递上,陈琳接过来呈了上去。 

 赵祯这才坐会龙椅,一看之下他不由得大吃一惊。 

 只见这血书长达丈余,上写着‘功于牟县,百姓感恩’八个大字,另一张写着是许县。 

 然后就是手印,百姓不识字,密密麻麻,上面全是血手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