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秩序


 想要发财,那就得努力。孙星云并没有做一个混吃等死的富二代,虽然祖上留下来的家业,也足以让他衣食无忧。可没有了梦想,又和咸鱼有什么区别呢。虽然,孙星云时不常的想做一条咸鱼。 

 玻璃大棚,对这个时代意义重大。 

 这代表着,冬天可以吃到新鲜的蔬菜,而如皇家,甚至能吃到时令水果。 

 单单做窗户还是在其次,重要的是这蔬菜大棚。 

 还有些人不明白,毕昇就问道:“小公爷,这四四方方的透明琉璃有什么用处?” 

 包拯倒是反应过来了:“此物若是替代窗棱,则屋内透明矣。” 

 丁哲,最激动的还是丁哲。五万贯投资,终于见了回报,要命的是这份回报还是巨额的。 

 “云儿,咱家发达了。”孙崇文抱着他的玻璃瓶子不肯撒手。 

 范仲淹眼馋了:“嗯,卫国公,这花瓶给我如何?” 

 孙崇文慌忙抱进怀里:“不给,我要拿回家插花。” 

 孙星云微微一笑:“这琉璃汁炉里还有的是,待会让工匠们再做便是。” 

 果然,窑炉里还有融化的玻璃溶液,继续从槽子里流出。 

 工匠们又开始叮叮当当的忙碌起来,玻璃,真是奇怪。 

 而孙星云还有一样重要的实验,确切的说,他还有好几样实验要做。 

 首先就是做眼镜,美观是别想了,什么方形镜框,椭圆镜框的,孙星云没这个技术。 

 他能做的,也仅仅就是圆形镜框,至于做出来效果如何。屈光度和折射率肯定不行,用在患有近视眼或者远视眼的人身上虽然度数不会特别准确,但绝对管用。 

 这事得自己亲自动手,琉璃工匠们怕不知道该如何做凸透镜和凹透镜。 

 孙星云手了,他拿了几个事先做好的圆形铁环,铁环一端用铁棒连着。 

 孙星云将铁环浸入玻璃溶液中捞出,圆环内瞬间沾满了玻璃溶液。 

 孙星云依样葫芦,学着那些琉璃工匠们的样子,连吹带转,可是做出来的凸透镜表面并不平整。 

 这样的凸透镜,若是老花眼的人戴上,看东西肯定会走形,搞不好好成了哈哈镜。 

 孙星云做了半天,屁都没做出来,他气的将手里的磨具扔来到了一边:“他母亲的,这么难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