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大宋战争胜率不输大唐(第2页)
“哈哈哈哈,我就说嘛,我亲手建立的大宋怎会如此羸弱不堪呢!待到他日聚会之时,
定要好好嘲笑一番李渊一家子。整日里吹嘘他们的大唐如何强大,却不曾想其胜率竟然还不如我的大宋!”老赵得意地嘿嘿一笑,脸上满是自傲之色。
跟过来的三十名精锐中,几个来自大宋王朝的士兵,不由得挺了挺腰板,原来我大宋比大唐还牛逼啊。
朱明见状,轻咳一声说道:“依我之见,你还是省省吧,免得再次被怼的体无完肤。虽说大宋对外战争的胜率确实高于大唐,但二者之间还是不能一起比较的。”
“哦?究竟有何不同?”朱棣闻言,不禁面露好奇之色追问道。
实在想不明白,同样是对外战争,难道还能有天壤之别不成?
老赵此刻也是一脸疑惑地道:“都是与外敌交战,难不成其中还藏着什么玄机不成?”
朱明见状微微一笑,缓声道:“其实你们俩只要静下心来细细思量一番,便能知晓其中缘由。只不过如今猛然提及此事,与你们平日心中所想略有出入,故而一时之间才会感到有些茫然无措罢了。
你们想想,大唐的对外战争和大宋有什么区别。
大唐对外征战,大多采取主动出击之势,军队皆是长驱直入,深入敌境作战,乃是实打实的进攻方。
在古代那种充满硝烟与烽火的战争岁月里,远离自己国家的疆土去作战可绝对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这里面所要面对的种种艰难险阻简直超乎人们的想象!
光是后勤补给这么一项工作,就已经成为了一个极其棘手的大难题。
庞大的军队开赴到远方征战时,所需的粮草、军需以及各类物资都必须一刻不停地从国内运输到前线战场上去。
这之间的路途漫长而又曲折,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在运输途中还会产生巨大的损耗。哪怕只是出现一点点小小的失误或者疏忽,都极有可能让整个战局瞬间陷入极为不利的被动局面。
环境和气候因素同样会给战事造成重大的影响。
比如说恶劣的天气条件可能会阻碍行军速度,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也许会增加部队行进的难度等等。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其他因素。
即便存在着如此众多的困难和挑战,但唐朝时期的军事战绩仍然堪称辉煌耀眼。
先后剿灭了突厥、高昌、高丽、百济、龟兹、疏勒等多达二十余个国家或部落。
相比之下,宋朝则有所不同。
大多数时候,宋朝采取的战略基本都是以防御为主,属于典型的被动防守类型。
由于是处于守势,所以在后勤补给方面所承受的压力自然就要小得多。
再加上拥有坚固的城池以及各种完善的防御工事作为依托,倘若这样的情况下胜率还很低的话,那可真是说不过去啦!
别看金人制造了一个“靖康之耻”。
实际上,在宋金之间的交锋过程当中,双方一直以来也是互有胜负,不是单方面碾压的。
只可惜最终还是因为大宋自己先怂了,这才使得局势逐渐朝着不利于宋朝的方向发展下去。
若是换上你们两个的话,估计就不会出现靖康之耻了。
朱棣听后恍然大悟,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哈哈,原来如此!
怪不得呢,我说为何大宋对外战争的胜率会比大唐高出不少。
大唐多采取主动出击的战略,而大宋则一直处于被动防御的态势,这两者之间自然有着天壤之别。
主动出击哪怕失利了,所带来的影响相对而言也不会太大。
可要是被动防御失败了,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说不定整个国家都会因此覆灭。”
老赵闻听此言,脸上顿时浮现出一丝尴尬之色。
方才他还满心欢喜地认为大宋终于崛起了,没想到实际情况竟然是这般模样。
大宋长期以来总是被外敌攻入国内,只能依靠着高大坚固的城墙以及城中充足的粮食来抵御敌人的进攻。
拥有这些优势,如果胜率依然无法提高的话,那真不如自行解散算了。
刚刚还挺直腰板的几个士兵,满脸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