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回首往昔(第2页)
临行前,他当着母亲的面发誓,不考取功名,便无脸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誓不还乡。
出了大山,他来到了考场,本以为凭借着自己多年的苦读能一路高歌,衣锦还乡,可最后还是落榜了。
原因竟是自己没钱贿赂考官,被别人顶替了下去。
他不死心,憋着一股劲,继续苦读,他相信,只要自己足够努力,就一定能凭本事出人头地。
春去冬来,转眼两年过去了。
期间他参加了两次考试,皆被刷了下来,这个时候,他才幡然醒悟,原来死读书是不行的。
没银子打点关系,就算把书读烂了,也只能从那里来回那里去。
那一夜他哭了,哭的撕心裂肺,哭的悲痛欲绝。
他想过要放弃,想过要回家,一辈子守着母亲,终身老死在大山里。
可一想到临行前对母亲说的话,想起这些年,母亲起早贪黑,受了一辈子苦,只想让自己出人头地,他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从那以后,他像变了一个人,除了每天读书外,还又多了一件事,那就是拼了命的挣钱。
短短的一年,他做过小二,干过苦力,倒过夜香,只要能挣钱,什么都干。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第二年,他考过了县试,中了童生。
这让他信心大增,更加的卖力去赚钱,接着是府试,院试,最终成了性德三十八年的秀才。
可到这里还不够,秀才只是封侯拜相的敲门砖,后面还有更为艰难的乡试,会试,殿试。
这也预示着,打点的银子,也不再是一个小数目,会成倍的叠加。
又过了一年,直到有一天,他拿着自己辛辛苦苦攒了一年的银子,准备打点主考官的时候,这次他连门都没进去。
他永远都忘不了看门的衙役对他说的那番话。
“就这点银子,别说见主考官了,大人喂的一条狗,每天的伙食钱,都不止这些!”
他愣在了原地,心如死灰。
事实也的确是这样,见别的考生打点都是成百上千两的送银子,他终于明白过来,秀才已经是自己拼尽全力能获得的最高成就可,自己没有输给一路走来的磨难,没有输给竞争对手,却唯独败给了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