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可能要出事(第2页)

但不是每个农村人,都可以经常跑去城里的,一来是没这么多钱,二来是没这么多时间。

农村的青壮年,基本上都外出务工了,留在家里的,都是老人孩子。

老人和孩子,都是妥妥的弱势群体。

没有青壮年在身边,老人孩子生病了,想去城里治,显然是不现实的。

一般都是先去村卫生室,然后到镇上的卫生院去看,能挺住就挺,能熬就熬,实在熬不住了,严重了,就会通知在外务工的青壮年,让青壮年带着去城里看。

但往往到了这一步,病情都是很严重的了。

掏空所有积蓄,都不见得能治好。

若是能治好,自然是要花不少钱的,病情稍微控制住后,青壮年就又得外出务工,更努力的挣钱。

江凡的存在,让这个情况得到了些许改变。

一些稍微复杂点的病症,老人和孩子不用再熬了,他们可以来找江凡。

起初,江凡是想着,反正都出手了,看一个是看,看两个也是看,所以就都帮忙诊疗了。

结果,因为他的治疗效果立竿见影,来找他的人一天比一天多。

一开始,只是零星几个老人孩子,不到五天,找他看病的人就突破了上百人,看病的队伍,直接从村口排到了家门口。

一时之间,江凡有些骑虎难下了。

他治疗的人越多,他看病的口碑就越好,他看病的口碑越好,来找他看病的人就越多,陷入了一个他不想看到的循环。

李秀英和江易也有些后悔了,起初,他们是看那对夫妻俩可怜,才逼着江凡出手的。

没成想,后面来找江凡看病的人会越来越多。

偏偏,他们又是很讲礼数,很看重待客之道的人,人家上门来了,都去泡杯茶给人家喝。

但这后面,来找江凡看病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李秀英和江易泡茶都泡累了。

像是那些带着孩子来看病的,孩子哭闹,他们还要帮着哄一下,要不然会显得他们没礼貌,没有同情心。

但这样一来,他们更累了。

就连顾清雪和苏悦然也被牵连。

本来,她们跟着来村里,就是来享受农村生活的,但现在,每天一大早,天还不亮,人家就登门来找江凡看病了,她们别说享受生活了,江凡忙不过来的时候,她们还要帮着打打下手。

顾清雪那是什么身份的人,从小就是锦衣玉食长大的,历来都只有别人伺候她的份,她还没有从来伺候过人呢。

但现在,她俨然已经成了一个没有护理证的护士。

江凡也不希望再这样,但现在的问题是,之前来的人,他都给治了,后面来的人不治,多少有些说不过去。

眼看着来看病的人越来越多,江凡一家都忙得不行了,村长带着村委会的人及时介入,每天限制看病的人数,按照先来后到的次序,每天只接诊五十人,并且,不再是无偿义诊,来看病的人,都要收取一定的挂号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