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1章 原来如此(第2页)
朱泉问:“你说从安南到长安,走哪条路呢?”
我说:“肯定是从云南,过四川,过汉水,到长安。只有这条路最近,也最好走。”
“那得路过蓉城,他们会不会在蓉城就把货给出了啊!”
“关键是没回去。”我说,“人要是回去的话,月娥嫂子也不会出来找。”
说着唠着,我和朱泉进了家门,到了院子里,崔大同和书生都等我们呢。
萧安对这些事倒是不怎么关心,她是个很不愿意操心的人,我们几个男人办事,她也放心。
我坐下之后,把我们了解的事情和书生、崔大同汇报了一下。
崔大同说:“难道这俩人在蓉城了?是不是货不好出,所以在蓉城耽搁了啊!”
我说:“好办,立即发电报给金姐,让金姐留意一下这么两个人。”
书生点头说:“嗯,可行。现在蓉城和金陵一样,都不许做买卖了,城里人没事干,都去了乡坝头去种地了。要是有这么两个人在蓉城晃荡,很容易就能找到。”
朱泉站起来说:“我去发电报!”
我说:“得不到回复,就一直发。主要问问她,见没见过苗耗儿。苗耗儿这种人都是榜上有名的人,不难打听。”
朱泉出去发电报去了。
崔大同想了想说:“到底俩人带了多少东西回来啊!这么远,是怎么带回来的呢?”
书生说:“大概率是背回来的,两个人,两个大背包,能背不少好东西呢。这安南也没啥大墓,无非就是安南王的大墓,里面应该有一些青铜器和金银器,要是掏一个安南王的大墓,应该够过下半辈子了。”
我说:“月娥家本来就很有钱,你们没发现吗?一家子都很体面。”
书生点头说:“是啊,这是一家子体面人,这苗耗儿口碑咋样呢?”
萧安在一旁说:“苗耗儿是个很讲义气的人,不然我爹也不会把他带到家里招待他。”
我说:“既然这样,应该不是分赃的问题,更不会是黑吃黑。”
萧安说:“两个人大概率是出事了,不然也不会不回去。你没问问月娥,她有没有娃儿吗?”
我说:“我可没那么细心,没问那么多。”